孙颖迪,钢琴
看点
门德尔松二十岁所写的《芬格尔山洞》序曲,赢得瓦格纳赞誉,称他为“一流的风景画家”;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效果璀璨,曲趣奔放,朝气勃勃;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从构思动笔,到脱稿面世,花了二十一年,确是千锤百炼。这三首乐曲背景情调不同,却都是三位大师动人的杰作。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芬格尔山洞》序曲,作品26号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5号
1.灿烂的快板
2.广板
3.回旋曲,快板
钢 琴:孙颖迪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c小调第一交响曲,作品68号
1.如歌的行板-快板
2.绵延舒缓的行板
3.温雅而略快的小快板
4.柔板-比行板更慢-从容而灿烂的快板
巨匠名曲 德奥美乐
贝多芬(1770-1827)、门德尔松(1809-1847),和勃拉姆斯(1833-1897)这三位德奥音乐巨匠,正象征了那一百多年间,欧洲艺术音乐发展的德奥主流,从古典乐派进入浪漫乐派的年代。从三人的生卒年份可见出,贝多芬写出今晚演奏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时(1798年二十八岁),门德尔松仍未出世;贝多芬逝世时,门德尔松二十九岁,已发表了用作今晚开场的《芬格尔山洞》序曲(1832年二十三岁),而勃拉姆斯仍未出生;也就是说,勃拉姆斯并未能亲睹贝多芬的风采,然而这位“偶像”却为他带来极大压力,结果今晚压轴演出的勃拉姆第一交响曲,历经多番转折,前后写了二十一年才面世(1876年四十三岁),那可和《芬格尔山洞》序曲,及贝多芬的“第一钢协”的“顺产”很不一样;但无论诞生背景有何不同,今晚这三首作品已是作为德奥主流音乐中,美妙动听的经典名曲。
〔上半场的音乐〕:
门德尔松《芬格尔山洞》序曲
门德尔松出生在汉堡一个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九岁登台表演便一举成功,十七岁已是大受欢迎的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巨匠。在短促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作品。他的序曲《仲夏夜之梦》《芬格尔山洞》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序曲的先河。他的音乐内容通俗易懂,充满德国民间音乐气质,具有鲜明旋律性,善于采用富有表现力的手法,乐曲结构清晰完整,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乐观的情调,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能让人从中获得乐观向上的力量,热爱生活的情趣以及艺术美的享受。
游历后绘出一流风景画
芬格尔岩洞位于苏格兰西海岸赫布里底群岛中的斯塔法岛(Staffa),这是一个长不足一里、最宽处约半里的小岛,海面平静时像一张轰立在五颜六色的石柱壁上的桌子。芬格尔岩洞在岛的东南角,洞顶呈拱形,洞底终年为海水掩盖,洞内周围是漫无边际的海面,风平浪静的日子,海水在岩洞产生旋律般的悦耳音响;当狂风翻起浪潮时,冲击岩洞发出轰然巨响,则周边可闻,因而以“音乐的岩洞”闻名于世。芬格尔岩洞的得名源自苏格兰民间传说,芬格尔是当地的英雄,儿子奥西安是弹唱诗人,在他的叙事诗中,曾以忧郁而感伤的色彩描写阴沉的大自然、黑夜、迷雾、风暴和波涛翻腾的海洋,歌颂古代的英雄美人,描述弹唱诗人,哀悼战争中阵亡的勇士等传奇故事。
1829年4月,门德尔松渡海英国伦敦举行作品音乐会,7月与友人游览赫布里底群岛后,深有所感,引发出用音乐将此种神奇景色描绘下来的强烈愿望。1829年8月7日游洞当天,在他写给姐姐芬妮的信中,便附有一段二十一小节的乐句,说明他游览赫布里底群岛时的观感。这乐句也就是后来写成的《芬格尔山洞》序曲开始时的第一主题。门德尔松回到英国便动笔,翌年在罗马完成,并将之叫做“为一个孤寂的小岛而写的序曲。”1832年在伦敦进行修改,同年5月14日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剧院的爱乐协会音乐会上首演。瓦格纳在听过这首序曲后,称他是“第一流的风景画家”。
巨浪掀涛声传奇生幻象
序曲以奏鸣曲式写成。以中提琴、大提琴和大管奏出他当年游历芬格尔岩洞时的乐思作为第一主题开始,刻画浪花追逐着浪花,哗啦哗啦作响,撞在断岩峭壁上水花飞溅;音乐像不断的流水,一浪接一浪。以大管和大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题,歌唱性的旋律,绵延不断,像是在阳光照耀下起伏着的波浪,不断流动着、摇曳着;很快海面刮起大风,掀起滔天巨浪,也就像是潮涨潮落一样,翻腾着的乐音,与平静的音乐插段,互相交替,最后以汹涌的涛声结束呈示部。
展开部再现开始时的情景,波浪发出拍击声,在不停息的,含糊不清的声响中逐渐产生出另一些声音,仿佛是古代的传奇故事的回响,在管乐器互相呼应的乐声中发出雄赳赳的号召声。继而小提琴奏出明朗抒情的旋律,和长笛奏出幽怨的曲调,像是从远方逐渐走近的军队的步伐声,波涛的激荡变成了残酷的战斗。
英勇的争战幻象骤然消失,波浪又再翻滚着,悄悄地进入再现部,单簧管奏出柔和让人心醉第二主题,仿如是遥远往事的淡淡幻想,这种深思冥想的宁静气氛,逐渐被激情代替,主导着再现部,最后才重回到宁静的境界,在尾声中由单簧管奏出简短柔和,有如海浪的歌唱结束全曲。
这首序曲首次出版的总谱中使用的标题是《芬格尔山洞》序曲,但分谱上印的却是《赫布里底群岛》,为此现今两个标题都有人采用。
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五岁学琴,八岁登台演奏,十岁作曲,1787年拜访莫扎特,受到赞赏。1789年到波恩大学哲学系旁听,学习了解康德哲学、古希腊文学和启蒙运动思想,亲身体验到当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强烈社会震撼,确立终生致力探求人类命运的信念。1792年随海顿前往维也纳学习,五年后定居维也纳,从事演奏、教学与创作,名声日隆。贝多芬的钢琴学生不多,学生中的车尔尼(K. Czerny,1791—1857)在钢琴教学法的教材上的钻研,对后世产生颇大影响。
贝多芬十二岁在故乡波恩时,他的钢琴演奏已时常受人赞赏,初到维也纳,亦以钢琴演奏家登上乐坛。1792年到1802年间,是其钢琴演奏活动的全盛期,到1803年耳聋加剧,钢琴演奏家的活动便日渐减退。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全由自己演奏首演。他初期的钢琴协奏曲,颇受莫扎特影响,最早写作的降B大调第二号,曲式遵循传统样式,音群使用法,也和莫扎特相似。其后写作的C大调第一号,情况亦近似,但乐曲的构思,乐音的使用法,特别是慢板乐章,已显露出个性色彩。C大调第一号编号虽是第一,却写在完成降B大调第二号的三年之后(1798年),是他在1800年完成第一交响曲前的初期作品。
早期代表作奔放富朝气
贝多芬的每一首协奏曲都有互不重复特点,第一号是一首可爱的优美的协奏曲,虽未有贝多芬特有的雄伟气派,但曲趣奔放,充满朝气,是首杰出作品;虽然受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较深,但充满绚烂的钢琴技巧,音乐形象亦相当鲜明,演奏技巧不太艰深。乐队部份不再只是伴奏,较前人作品更为宏大而且紧凑。钢琴独奏部份亦有更强烈个性,两者结合便成为充满着青春光辉和饱满毅力的名曲。
贝多芬写作这首协奏曲时,已是位钢琴演奏名家,除在维也纳,也经常到别的城市登台,由于演奏经验越来越丰富,对钢琴的性能及表现力掌握亦越来越得心应手,也就接连创作不少优秀的钢琴作品。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乐队奏出较长的序奏后,随即提示强有力的第一主题,以及优雅的第二主题。独奏钢琴随即登场,把两个主题反复演奏,曲趣更加壮丽。此后进入变奏,效果灿烂。主题再现后,便是钢琴独奏发挥技巧的华彩乐段。贝多芬在世时,原想写作三个不同版本的华彩乐段,但只完成两个。现多演奏曲趣宏大堂皇的版本。
第二乐章﹕广板,降A大调,4/4拍子,三段体。
充满和平与幸福感的歌谣乐章,基本主题开始时由钢琴独奏出来,曲调亦仿如莫扎特优美悦耳的小曲,主题的旋律式发展,具有抒情美感,旋律进行中的朗诵式停顿和自由的节奏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戏剧性效果。中段独奏钢琴的曲调相当优美,有一些即兴式的朗诵调表演,是抒情感人的篇章。第三段返回开头带有诗情的主题后,尾声从基本主题变奏开始,篇幅长达全乐章的一小半,倾注入无比的深情。最后音势渐弱,有如夕阳西下,安静地结束。曲中一段单簧管与管弦乐呼应,美妙动听。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C大调,2/4拍子,回旋曲式。
富于技巧性的回旋曲,贝多芬的原创性格更为显著,整个乐章都保持着急速的进行,充满舞曲般欢欣雀跃的节奏,无尽的幽默主宰一切。由钢琴开始的回旋曲基本主题,是带有诙谐性的舞曲,十分活跃,由乐队反复后,相继出现第一副题,旋律进行更为流畅,风格接近奥地利的提罗尔民歌,随后再回到带有诙谐性的基本主题来结束第一大段。乐章中段出现第二副题,新的素材,一个略有变化地不断反复的动机,在较大音程内的跳跃,具有喜剧性的特点。第三段重复第一段素材,在小一段钢琴华彩乐段后的华丽尾声,幅度宏大,洋溢青春活力,音阶式乐句聚集着越来越紧张而激烈的力度,突然出现一个简短休止,减慢的速度更突出了结束时的欢乐情绪。
〔下半场的音乐〕: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
当李斯特和瓦格纳宣称“交响曲”已于贝多芬时代寿终正寝时,敢于抗拒音乐潮流的勃拉姆斯,正式发表他的第一交响曲,并继续写作了三首杰出的交响曲,让人刮目相看,被誉为贝多芬后德国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备受当年著名乐评家汉斯力克(Eduard Hanslick, 1825 – 1904)推崇。
超重压力下百炼出金曲
贝多芬写作交响曲时,已相当慎重,结果三十岁才谱出第一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于1876年9月完成,同年11月4日由德国指挥家德索夫( Felix Otto Dessoff, 1835 – 1892)于德国西南部靠近法国边界的卡尔斯鲁厄( Karlsruhe)首演,当时勃拉姆斯已四十三岁。
勃拉姆斯早在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期,就有创作交响曲的想法,那时听了恩人舒曼的《曼弗雷德》序曲,深受感动而起,于是着手构思并写作第一乐章,但却用了八年才完成。及后完成第二乐章,接着谱写后面两个乐章,这首交响曲初步完成时,他已是四十一岁的中年人(1874年)。随后他又费两年工夫,重新仔细推敲,才得以面世,这时离开构思动笔,着着实实经过了二十一个年头,可说是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千锤百炼下产生出来的“金曲”。
勃拉姆斯曾在一封信上表达了创作该曲时的切身感受:“我还没有写过一部交响曲!你可想想看,当我还听得见贝多芬那样的巨人的脚步声时,要从事这方面的创作,可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行。”这其实是当年各方对他承传贝多芬交响曲传统期待的压力带来的结果。事实上,在这部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交响曲中,确可“见”到许多古典音乐大师的烙印。如作品中的戏剧性来自贝多芬,对民间歌曲、舞曲等体裁的推崇效法源于舒伯特,热情的叙述音调则与舒曼相近。这部作品亦继承了贝多芬交响曲“从黑暗到光明”的时代精神和与命运抗争的矛盾。但是,勃拉姆斯毕竟生活在浪漫主义鼎盛时期,他的第一交响曲在感情的紧张度,和色彩的对比上,则完全是浪漫主义的音乐。
贝多芬第十“命运敲门声”
当年的著名指挥家彪罗(Hans von Bülow , 1830 –1894),曾赞誉这首交响曲是“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Beethoven’s Tenth),这非仅是指这部交响曲承传了贝多芬的交响曲传统,还在于该曲第一乐章中让人联想到“贝五”的“命运敲门声”,和终章又让人听到“贝九”终章的主题音乐。
第一乐章:如歌的行板-快板
采用传统的奏鸣曲式写成。以缓慢的引子开始,阴森而带有凶兆,在定音鼓紧迫的擂响下,奏出激烈的序奏,确立了全曲悲剧性的基调。定音鼓、低音大管、低音提琴上一连串不祥的八分音符,使人想起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的“命运敲门声”。在这个背景上,出现弦乐器与木管乐器逆向而行的两个乐句,其中弦乐器的上行乐句孕育着本乐章的基本主题。这段引子音乐平息后,第一主题带着火一般的活力在迅速行进的音流中涌现,仿如一匹未曾驯服的野马,一时奔腾,一时跳跃、一时嘶鸣,近乎狂乱的音响一开始就使乐曲紧张的戏剧性情绪达到高峰,直到第二主题温柔感人的旋律在双簧管响起才暂时有所改变。呈示部的结尾,炽热的火焰重又燃起,一些短小有力的动机使音乐再度沸腾起来。发展部短小精悍,引子中的乐句改变了形貌,不久,“命运敲门声”又响起,把圆号和小号也结合进来,达到一个更有威势的新高潮。再现部基本上依次重现呈示部素材。最后忽然停顿,预示着这场争战仍未终止,在弦乐器的拨弦声中悄然结束。
第二乐章:绵延舒缓的行板
持续的行板音乐,在悲剧性的气氛中,流露出纯朴的民间味。直接从小提琴陈述的第一主题开始,音响十分纤弱,就像痛苦的叹息。小提琴的独奏相当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勃拉姆斯器乐抒情诗,呈现出勃拉姆斯特有的宁静与感伤的美,质朴深沉的优美意境。第二主题以双簧管接上,意境气氛和第一主题相当接近,但更为悲切感人,忧伤孤寂。独奏小提琴与圆号加入,使音乐产生一种期待和憧憬。
第三乐章:温雅而略快的小快板
勃拉姆斯扬弃了第三乐章传统的谐谑曲或小步舞曲,改用复三段曲式写成类似小型间奏曲的音乐来继续发展前一乐章的宁静气氛。主题优美安逸,由单簧管奏出,大提琴轻声的拨弦为其伴奏。在主题反复陈述之间,谐谑性的匈牙利民间曲调插段穿插进来,气氛也随之变化;当中一段木管乐器与弦乐器的愉快对答,又使人想起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的“命运”主题。
第四乐章:柔板-比行板更慢-从容而灿烂的快板
终曲以奏鸣曲式写成,规模宏大,几乎占了全曲一半,是全曲强有力的戏剧性中心。开始一段引子,阴沉的慢板序奏,奠定了戏剧性发展的基调,乐队哀恸般的音响,从弦乐器升起的神秘拨弦,定音鼓凶兆般的滚奏,在引子中一次又一次掀起浪潮,揭示一场戏剧性高潮即将来临。突然,圆号在小提琴颤音的背景上奏出明亮、温柔、动人的旋律,长笛清亮的音响接上(据说这支旋律来自阿尔卑斯山牧民的歌调),大管和长号又吹响了圣咏般的旋律,音乐情绪变得平静安宁,由此引导出胜利般的快板主部。
弦乐声部奏起旋律纯朴而堂皇的第一主题,像一首民歌,也像一首颂歌,令人想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此一温暖的主题旋律,带来安慰和鼓舞,也扫尽引子所带来的痛苦和悲情,有力地支配着整个乐章。轻盈优美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同时有一个低音部下行动机,不断纠缠,干扰着活泼的主题进行。略去发展部,发展部的内容结合到再现部中,弦乐器强有力地再现第一主题开朗的旋律,经过几次周折,整个乐队以宏大的气势奏响引子中阿尔卑斯牧民歌调的旋律,第二主题再现更为激情澎湃,紧张的戏剧性一浪高过一浪。在快速的尾声中,铜管乐器高奏,定音鼓隆隆敲击,胜利凯旋的气氛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