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里科•卡斯蒂廖内,导演
阿图罗•查康-克鲁斯,男高音
达里奥•迪•维耶特里,男高音
文森索•科斯坦佐,男高音
田卉,女高音
看点
作为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林大叶,创下自1993年广交建立广州新年音乐会品牌以来,20多年中唯一能三度执棒新年音乐会的纪录。乐团和指挥家如何在曲目和演出形式上推陈出新,这里先卖个关子,留待演出时再见分晓!
1.杜鸣
赛龙夺锦,选自舞剧《沙湾往事》交响组曲
2.西格弗里德•特兰拉提尔
游乐场圆舞曲
3.朱塞佩•威尔第
女人善变,选自歌剧《弄臣》
男高音:阿图罗•查康-克鲁斯
4.阎肃 词 羊鸣 姜春阳 金砂 曲
红梅赞,选自歌剧《江姐》
女高音:田卉
5.朱塞佩•威尔第
柴堆烈焰,选自歌剧《游吟诗人》
男高音:文森索•科斯坦佐
6.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柔板——情节舞,选自芭蕾舞剧《睡美人》
7.朱塞佩•威尔第
一个宁静的夜晚, 选自歌剧《游吟诗人》
女高音:田卉
8.贾科莫•普契尼
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歌剧《图兰朵》
男高音: 达里奥•迪•维耶特里
9.弗朗茨•冯•苏佩
美丽的加拉泰阿
10.莱奥纳德•伯恩斯坦
《西区故事》序曲
11.焦阿基诺•罗西尼
舞曲
男高音:文森索•科斯坦佐、阿图罗•查康-克鲁斯、达里奥•迪•维耶特里
12.詹巴蒂斯塔•德•库尔蒂斯 词
埃尔内斯托•德•库尔蒂斯 曲
重归苏莲托
男高音: 文森索·科斯坦佐、阿图罗·查康-克鲁斯、达里奥·迪·维耶特里
13.奥古斯汀•拉腊
格拉纳达
男高音:达里奥•迪•维耶特里
14.弗朗茨•莱哈尔
热吻之唇,选自歌剧《朱迪塔》
女高音:田卉
15.哈萨克民歌 王洛宾 词
在那遥远的地方
男高音:文森索•科斯坦佐、阿图罗•查康-克鲁斯、
达里奥•迪•维耶特里
女高音:田卉
16.布鲁诺•凯鲁比尼 词
切萨雷•安德烈亚•比克肖 曲
妈妈
男高音:文森索•科斯坦佐、阿图罗•查康-克鲁斯、
达里奥•迪•维耶特里
17.乔瓦尼•卡普罗 词
爱德华多•迪•卡普阿 曲
我的太阳
男高音:文森索•科斯坦佐、阿图罗•查康-克鲁斯、
达里奥•迪•维耶特里
18.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1812序曲,作品49号
迎向新一年 给你原动力
要让这场音乐会的音乐,成为在新一年中发挥强大能量活力的原动力,很可能要有一位“导演”。
上下半场的音乐,各有不同背景。上半场九首乐曲,都选自舞台剧制作,从以广东为背景的中国舞剧《沙湾往事》中的《赛龙夺锦》,到奥地利的轻歌剧《美丽的加拉泰阿》序曲;从俄罗斯的芭蕾舞舞剧《天鹅湖》到《睡美人》的选曲;从中国歌剧《江姐》,到意大利歌剧《游唱诗人》《图兰朵》的咏叹调,全都是带有戏剧性背景的乐曲,也就饱含着将戏剧情节推进的强大能量的音乐。
下半场的九首乐曲,从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西城故事》序曲开始,接着意大利南欧风情的《舞曲》《重归苏莲托》《妈妈》和《我的太阳》、西班牙色彩的《格拉纳达》、奥地利愉快轻松的轻歌剧歌曲《热吻之唇》,和中国西部闻名世界的名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散发着的都是不同的鲜明色彩。
但无论是上半场,还是下半场,聚焦所在都是四位歌唱家的歌声。毕竟,充满能量光彩的歌声,最能发挥富有生命力的感染能量。但要将这些缤纷多姿的音乐,凝聚成为更大的能量活力,则仍要看音乐会中很少会出现的“导演”的功力,这正是今年的新年音乐会让人期待的特别元素。
当然,音乐会压轴曲目,现今经常在大型节庆活动中出现的《一八一二》序曲的炮声会如何处理,那同样会是让人悬念和期待的事,那更会是莫大的能量来源。不过,这些音乐和歌声要在新的一年中成为大家生活的原动力,要靠的那位“导演”,看来还是能用心投入音乐会中的每一位听众自己呢。
〔上半场的音乐〕
1. 杜鸣 :赛龙夺锦(选自舞剧《沙湾往事》交响组曲)
鼓声澎湃,百舸争流,敲响心中的太阳;管弦辉煌,万众一心,吹奏经典的乐章。龙头向上,你追我赶;赛龙夺锦,奋发图强。惊天动地,酣畅淋漓。这摧枯拉朽的乐音,来自天上,来自人间,来自中华文明的源头,来自“龙的传人”博大的胸膛。往事并不如烟,它像一轮皓月,照亮了现实与未来。
2. 柴科夫斯基:干杯舞(选自芭蕾舞剧《天鹅湖》)
《天鹅湖》原是柴科夫斯基于1875年-1876年间为莫斯科帝国歌剧院所作的芭蕾舞剧,1877年2月20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后来作曲家将原作改编成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天鹅湖》组曲。《天鹅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剧之一,也是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本选段选自第一幕的第八首,干杯舞,灿烂的波兰舞曲。
3.威尔第:女人善变(选自歌剧《弄臣》)
威尔第的歌剧《弄臣》可以说是歌剧史上的一大突破,剧中生动且深刻地用音乐描绘出主角弄臣戈莱托的艺术形象,揭示了这位小人物心灵深处的真实感情,表现出在其扭曲的性格背后那真正的心灵风貌。《弄臣》中最出色最著名的歌曲就是公爵所唱的《女人善变》。这首男高音咏叹调旋律流畅优美,情感热烈奔放,正是公爵虚伪轻浮性格的写照。
4.羊鸣、姜春阳、金砂: 红梅赞(选自歌剧《江姐》)
由阎肃作词的《红梅赞》是歌剧《江姐》中的主题曲,自1964年面世,即广为传唱,至今不衰。这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色彩与深刻革命烙印的红色歌曲,表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面对革命斗争的严峻形势,奋力抗争、追求光明的革命精神。该曲超越了革命宣传的政治藩篱,穿越时空,备受欢迎,在新时代新世纪的音乐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永恒的艺术经典。
5.威尔第:柴堆烈焰(选自歌剧《游吟诗人》)
7.威尔第:一个宁静的夜晚(选自歌剧《游吟诗人》)
四幕悲歌剧《游吟诗人》,卡姆马罗诺编剧,1853年1月19日在作曲家亲自指挥下,在罗马阿波罗剧院首演即大获成功。该剧情节处理出色,人物刻画入微,优美的旋律如泉涌现,将意大利歌剧的特色尽展无遗,成为至今在国际歌剧院中历演不衰的剧目。《柴堆烈焰》是该剧第三幕第二场,农民义军头领曼里科眼见母亲将要被火刑烧死时愤怒唱出的激动咏叹调。《一个宁静的夜》则是第一幕第二场贵妇蕾奥诺拉向亲信侍女茵奈丝吐露自己与一青年武士(曼里科)之恋情。武士曾多次以“游唱诗人”身份到访与她幽会。这是蕾奥诺拉与茵奈丝在庭院里叙述她的心曲时所唱的咏叹调,富于浪漫色彩,悠扬动听。
6.柴科夫斯基:柔板——情节舞(选自芭蕾舞剧《睡美人》)
柴科夫斯基作于1888-1889年的三幕芭蕾舞剧《睡美人》,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的童话《睡美人》。这是柴科夫斯基将戏剧性标题交响乐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舞剧音乐创作中的卓越成果,被誉为芭蕾音乐宝库中的珍品。柔板——情节舞,选自舞剧第一幕。叙述在王宫花园中,为庆祝公主成年举行的舞会上,有四位王子同时向公主求婚。这段抒情的柔板就是求婚者对公主表达爱慕之情的音乐,同时也是公主的美貌和魅力的性格描写。
8.普契尼: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歌剧《图兰朵》)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歌剧《图兰朵(Turandot)》中最著名的一段咏叹调,剧情背景是鞑靼王子卡拉夫要求公主图兰朵在天亮前说出他的名字,不然便要按承诺下嫁。在第三幕开场时卡拉夫的咏叹调。
9.苏佩 :轻歌剧《美丽的加拉泰阿》序曲
苏佩作于1865年所写的独幕轻歌剧《美丽的加拉泰阿》的序曲。同年6月30日首演。歌剧脚本取材于希腊神话。乐曲采用G大调,6/8拍。开始以整个乐队的全奏呈示加洛泼舞曲风格的主题。其中顿音奏法和休止符形成的跳跃感,使乐曲带有热烈欢快的戏剧气氛。随后乐曲减慢速度转入行板,由圆号奏出明朗舒畅的主题。然后加快速度转为小快板,在g小调上呈示用同音反复构成的欢快的主题。接着呈现的主题柔和委婉,带有圆舞曲的特点。最后,乐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下半场的音乐〕
10.伯恩斯坦:音乐剧《西区故事》序曲
《西区故事》序曲,来自1957年9月26日在百老汇的冬园(Winter Garden)剧院首演的同名音乐剧(亦译为《梦断城西》)。这部音乐剧由桑德海姆作词,音乐则由指挥家的名气远较作曲家大的伯恩斯坦所写。这是美国五十年代纽约曼哈顿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序曲富有活力生气,充满时只代动感。今晚选奏皮里斯(Maurice Peress)改编配器的版本,既发挥了大乐团的交响化效果,仍能保持上一世纪五十年代鲜明的美国色彩。
11.罗西尼:舞曲
这首以《舞曲》(La Danza)为名男高音歌曲,全称为《那不勒斯风格的塔兰泰拉舞曲》(Tarantella Napoletana),《塔兰泰拉舞曲》之名得自发源地意大利南部塔兰托(Taranto),是一种快速6/8拍子,疯狂跳跃的舞曲,写成歌曲后,活泼风趣,热情奔放,歌中不时出现同音八度大跳,带来很突兀的新奇感,但同时仍保留有如器乐曲般华丽流畅,逐渐加速的“无穷动”形式,让人听来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且带有罗西尼式的喜剧色彩。
12.埃尔内斯托‧德‧库尔蒂斯:重归苏莲托
这是意大利作曲家埃尔内斯托‧德‧库尔蒂斯(Ernesto de Curtis, 1875—1937),以其兄詹巴蒂斯塔‧德‧库尔蒂斯(Giambattista B.de Curtis,1860-1926)的词谱成的世界名曲,大约在1920年开始广泛流传。曲调和歌词都优美抒情,内容原是苏莲托的橘园工人盼望远离家乡的爱人早日归来,将家国情怀,乡土美景,和旧爱的怀念交融成为无比美好的动人音乐。是充满那不勒斯(亦有中译为“那波里”)风情的歌曲,为此亦有人以为是那不勒斯的民歌。
13.拉腊:格拉纳达
集歌手、演员,及歌曲作家(songwriter)于一身的拉腊(1897-1970),一生创作歌曲超过七百首,是墨西哥二十世纪具有影响力的乐坛人物。这首以西班牙城市格兰纳达(Granada)为名的歌曲写于1932年,是带有鲜明西班牙民族风情的艺术歌曲。
14.莱哈尔:热吻之唇(选自轻歌剧《茱迪塔》)
莱哈尔(Franz Lehár, 1870-1948)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享誉国际乐坛的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他的一生曾创作了数量众多的轻歌剧,其中至今仍盛演不衰的有《风流寡妇》《吉卜赛人的爱情》《茱迪塔》和《微笑的大地》等。《茱迪塔》是莱哈尔最后一部轻歌剧,但采用了很大编制的乐团,风格上亦已和歌剧很接近,全剧分为五幕,描述南欧港口的迷人妇人茱迪塔,与军官奥克塔维欧(Octavio)相恋,弃夫双双私奔,远走北非。茱迪塔为求与军官厮守,劝他弃军职,军官不从。后来军官放弃军职回来,但茱迪塔已人去楼空。四年后两人再相遇,但此时茱迪塔已由一位夜总会的舞女,成为一位公爵的相好。后来自尊心备受伤害的奥克塔维欧亦沦为夜总会中的钢琴手。《热吻之唇》是《茱蒂塔》全剧最为人熟悉的歌曲,由茱迪塔在第四幕唱出。
15.哈萨克斯坦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是有“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1913-1996)早年的作品。据王洛宾生前所言,这是1939年他在青海湖畔拍摄《民族万岁》时,结识了一位藏族姑娘,几天相处,便让他留下深深的难忘印象,很快他便创作了这首美丽的情歌。歌曲的曲调来自哈萨克斯坦民歌,带有浓厚的西北民歌风味,是一首至今仍被广泛传唱的歌曲。
16.比克肖:妈妈
出生于那不勒斯的意大利作曲家比克肖(Cesare Andrea Bixio, 1896-1978),1941年为影片《妈妈》所写的插曲,意大利歌词由凯鲁比尼创作,原名《妈妈我十分开心》( Mamma son tanto felice)。这首艺术性较高的独唱歌曲,是对伟大母爱的颂歌。全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开始旋律在中低音区深情地徘徊,倾诉了孩子们偎依在母亲身边的无限温情缠绵,有小调色彩;第二部分开始是对“妈妈”的呼唤,音乐明朗奔放,采用调性转换和旋律起伏幅度增大、音区提升等手法,把歌曲层层推进上高潮,表达对母亲更深切的情感;第三部分最后结束句节奏拉宽,连绵不断地深情呼唤着:“永远热爱你呀妈妈,永远”,久久回荡,沁入心田。此歌最初是由十三岁的意大利著名童星罗帕蒂尼首唱,他那纯净、晶莹剔透的童声,具有特别迷人的魅力,后来此歌曲被填上英文,德文、西班牙文等各种文字的歌词,唱遍了世界各地,更成为很多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的保留曲目。
17.卡普阿:我的太阳
这首由乔瓦尼‧卡普罗(Giovanni Capurro, 1859-1920)作词的歌曲,创作于1898年,带有浓厚的那不勒斯民歌风味,是一首广泛流传世界各地的意大利情歌,有各种各样的文字语言版本,意大利的歌唱家往往会坚持以带有那不勒斯方言的原词来演唱。这首歌曲现时不仅是众多世界知名男高音的保留曲目,也被不少流行歌手,摇滚乐艺人选唱。歌曲中的“太阳”一般认为是卡普罗心目中的爱人,亦有指是情人美丽多情的笑容,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无论“太阳”实际所指为何,这首歌曲一般只会由男歌唱家演唱。
18.柴科夫斯基:《一八一二》序曲,作品49号
以一八一二年拿破仑六十七万大军侵入俄境,直逼莫斯科,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赢得俄法战争胜利的史实为题材,由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八一二》序曲,是极少数不时会用作为音乐会压轴演出的序曲作品。
1882年8月20日(俄历8日)这首序曲在莫斯科的柴科夫斯基作品专场音乐会上首演,由于音乐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加上乐队宏大的声势及乐曲末段钟、鼓、排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使观众大为激动,演出取得极大成功。现已是柴科夫斯基交响作品中最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柴科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一八一二年此一历史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作曲家采用俄罗斯东正教歌曲《主啊,拯救你的子民》、旧沙皇国歌,和民间婚礼歌曲《在大门旁》等民间音乐,作为俄罗斯人民的形象;另一方面则借用《马赛曲》的旋律片段,作为法国军队的形象。
这首序曲本来准备在露天广场演奏,因此采用一个庞大编制的乐队(包括一个完整的双管管弦乐队和一个军乐队),在乐曲的尾声中军乐队加入,还用钟声和炮声来强调胜利的节日气氛。在音乐厅演出时炮声会采用定音鼓的擂响来模仿,亦有使用预录的大炮声音,或是采用电子音效的炮声。而在户外演出时,更有采用真的加农炮来助威声势。
撰文及整理: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