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四位不同国家的作曲家的作品展示出不同的文化风采特质:德奥的勃拉姆斯的《学院节日序曲》表现青春的朝气和节日的欢乐,捷克的德沃夏克于相近时期创作的《第六交响曲》虽明显受到勃拉姆斯影响仍不减波希米亚色彩。意大利作曲家帕斯库里的歌剧《宠姬》主题协奏曲和法国弗朗塞的《花钟》,都是现今双簧管演奏家炫技型的试金石曲目。

  • 时间:2020-12-12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VIP380/280/18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764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 6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20.12.12(星期六)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林大叶
双簧管:陈擎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学院节日序曲》,作品80

亚历山大德罗·马尔切洛
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
1.跳跃的行板
2.柔板
3.急板

双簧管:陈擎

让·弗朗塞
双簧管与管弦乐团《花钟》
1.3:00-日香木
2.5:00-兰爱神菊
3.10:00-昙花
4.12:00-夜花
5.17:00-天茄儿
6.19:00-天竺葵
7.21:00-夜花蝇子草

双簧管:陈擎

—— 中 场 休 息 ——

安东宁·德沃夏克
D大调第六交响曲,作品60
1.不过分的快板
2.柔板
3.诙谐曲(福里安特舞曲),急板
4.终曲,精神抖擞的快板

导赏

四国风采 相互辉映
四位不同国家的作曲家的四首作品,展示出不同的文化风采特质。德奥的勃拉姆斯所写的《学院节日序曲》,表现青春的朝气和节日的欢乐;捷克的德沃夏克,于相近时期创作的第六交响曲,虽明显受到勃拉姆斯影响,仍不减波希米亚色彩。意大利作曲家马尔切洛18世纪初所作的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和法国弗朗塞20世纪所作的《花钟》,更是相隔两百多年相互辉映的双簧管经典曲目。

〔上半场的音乐〕

勃拉姆斯:《学院节日序曲》,作品80
勃拉姆斯1833年5月7日生于汉堡,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去世。他的创作继承了德国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的传统。他往往能将旋律的灵感、节奏的多样化,与主题的发展,很有技巧地紧密结合起来。他的音乐素材除采用德国和奥地利的民间音乐,还广泛采用斯拉夫和匈牙利的民间旋律。

壮年时期青春朝气
勃拉姆斯创作《学院节日序曲》时已名成利就,他的第一、第二交响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已为他建立很高威望,名扬各方。其时英国剑桥大学拟向他赠予荣誉博士学位,但因该校传统授衔仪式有不少繁文缛节,勃拉姆斯婉言谢绝。两年后的1879年,德国布雷斯劳大学(University of Breslau)不附加任何条件,勃拉姆斯才欣然接受,并答允创作一首《学院节日序曲》以表谢意。作品完成后,1881年1月4日由他亲自指挥在该校给他颁赠学位的仪式上首演。

勃拉姆斯原想将这首序曲写成庄严的音乐,后来改变主意,写成一首清新、幽默、充满欢乐的管弦乐曲,他称这首序曲是“宴席上欢乐的学生歌曲的集锦”,是一首“欢笑的序曲”。乐曲中四个主题均采用德国学生歌曲的旋律,再与自己创作新的主题,以优秀的作曲技巧串连起来,表现青春的朝气和节日的欢乐,富有生活情趣,充满明朗气氛。《学院节日序曲》焕发出当年已四十七岁,处于壮年时期的勃拉姆斯的青春朝气。该曲蓬勃的热情、明快的色调,成为勃拉姆斯众多作品中一部备受欢迎的通俗之作。

四个主题四个部分
乐队编制较大,除五部弦乐外,木管乐器有长笛、单簧管、双簧管,与大管各二,还有短笛、低音大管;铜管乐器有圆号四支、小号及长号各三支,还有大号;敲击乐器有定音鼓、低音大鼓、钹,及三角铁。乐曲采用自由奏鸣曲式写成,有四个主题,亦可分为连续演奏的四个部分,有不同的调性与速度。

第一部分:快板(Allegro)、C小调
引子主题多次在序曲中出现。这个引子主题像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自色彩缤纷的喧闹大街上,由远而近地走过来。缓慢的引子主题,勃拉姆斯原创,由小提琴轻轻奏出,带点压抑严肃感。经过变化反复,单簧管奏出优美经过句,接着中提琴奏出明朗优美的旋律,为其他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众赞歌式旋律片断作伴奏。 经过圆号及大管反复,力度增强后再转弱,进入引子结尾时,在定音鼓滚奏声中,小号和圆号奏出第一首德国学生歌曲,庄严的《我们建造了巍峨的大楼》(Wir hatten gebauet ein stattliches Haus),这首歌曲十九世纪曾广泛流传于德国大学生中。这首学生歌曲在勃拉姆斯的乐队配器下,力度不断增强,旋律壮阔宽广,带有颂歌风格。

第二部分: 等速、逐渐宏伟(L’istesso tempo,un poco maestoso)、C大调
进入呈示部后,旋律节奏变得高亢有力,主部主题采用这首学生歌曲后半部的音调写成,带有进行曲般的激昂勇进力量。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间,出现木管奏出明朗如歌唱般的曲调,仿如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互诉心声。

副部两个对比性主题,同样来自德国的学生歌曲。第一副题来自歌曲《大地之主的庄严颂歌》(Hört, ich sing das Lied der Lieder),这原是学生举行欢庆宴会时所唱的十八世纪老歌,风格抒情欢乐。第一副题 由第二小提琴组深情流畅地奏出,充满柔情,第一小提琴组在高音区奏出飞扬般长音呼应,然后由木管及其他各种乐器相继反复奏出,最后木管乐器奏出三连音旋律后,第二副题出现。

第三部分:活泼的(Animato )、G大调
副部第二主题由大管以二重奏诙谐地奏出,轻松活泼,洋溢着活力,素材来自非常轻快、幽默的学生歌曲《新生之歌》,是在新生入学仪式上唱的老歌,活泼又风趣。这首活泼歌曲由弱到强,戏谑欢愉,将气氛推向高潮。同时,不协和音响形成奇幻色彩,将音乐推向另一个节庆场面;引子主题动机亦出现,奔驰在乐队各个声部,汇集成宏大音流,狂欢行列仿如在眼前。乐队全奏《新生之歌》,达到最强音响时进入展开部,主题经过简短展开后,进到再现部。

第四部分: 宏伟的(Maestoso)、C大调
再现部,乐队首先再现带有颂歌般的主部主题,然后再现充满柔情的副部第一主题,和活跃的副部第二主题,小提琴旋风般呼啸着,铜管和木管齐奏出热情的主题旋律,恢宏瑰丽,有如巨人般,随即奔腾着冲向辉煌壮观的结尾部分,小号及木管乐器强奏出著名的学生歌曲《共享人生欢乐》(Gaudeamus igitur)的旋律。最后在强烈的连续和弦声中结束。

马尔切洛: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
这是威尼斯作曲家亚历山大德罗·马尔切洛(Alessandro Marcello, 1673-1747)留存在世最为著名的作品。这位当年活跃于威尼斯艺术圈的威尼斯议员之子,是位热衷于各种艺术,并无比投入去赞助作曲家、诗人、画家创作的上流社会人士。但同时亦以业余诗人、作曲家的身份发表作品,然而却一直只采用他在威尼斯学术社团中的会员才会知道的笔名发表。

三个名字两个调号
马尔切洛这首双簧管协奏曲于1717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由珍妮·罗杰(Jeanne Roger)出版时,作品编号S D935,是一首分为五部编制的作品:双簧管(独奏)、弦乐三部(第一、二小提琴,和 中提琴)及数字低音(continuo);同时乐谱上亦只谱上旋律线条,其他的颤音,装饰音等就让独奏家发挥。但马尔切洛发表这部作品却未有采用笔名“埃特里奥·斯廷法利科”(Eterio Stinfalico),而是很罕有地用上了真正的名字。然而,由于当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乐谱是连同包括维瓦尔第(Vivaldi)在内的多位作曲家的作品,加上他这首作品带有维瓦尔第的音乐风格,后来还一度被人误会是维瓦尔第所写的乐曲。其实巴赫在这首乐曲出版之前,还以该曲的手稿改编为键盘独奏曲BWV 974 ,当年亦因和他改编自维瓦尔第的作品的乐曲一齐演奏,亦让人误会这亦是维瓦尔第的作品。

巴赫当年用作改编的手稿早已散佚,后来却发现该曲的另一份在1717年所写的手稿,但抄谱员在复制时却错误将D小调抄错为 C小调,还将作曲家的名字只写为“马尔切洛”(Marcello),只有姓却无名,为此,很多人便以为是他那位广为人知的弟弟——更为著名的作曲家贝内代德托·马尔切洛(Benedetto Marcello, 1686-1739)所作。

这首乐曲的三个作曲家名字和两个不同调号的混淆现象,持续了二百多年,十九世纪时,巴赫的键盘独奏版本仍是作为改编自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出版;1923年出版的协奏曲版本仍是写C小调,由贝内代德托·马尔切洛创作。一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在各方考据下,出版的版本才恢复十八世纪初的D小调,和作曲家是亚历山德罗。

对位式的“复音音乐”
另一方面,这首作品的创作日期,在不同的乐谱出版中,都只有大约年份,如非1714年-1717年,便是大约1716年。同时,可能这首乐曲很有吸引力,除了双簧管,还被改编成各种各样的乐器独奏的协奏曲,甚至高音小号(piccolo trumpet)的版本亦有。不过,无论甚么改编版本,尽管确切年份亦难证明,但这却必然是一首巴洛克时期(Baroque Period, 1600-1750)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又称为“通奏数字低音时期”(Thorough bass Period),因为巴洛克音乐中的一项重要特征是大量采用“数字低音”技巧。“数字低音”是指键盘乐器的演奏家不是按照音符,而是按照代表和弦的数字来演奏。在旋律与低音间空隙可插入即兴和音。同时,巴洛克音乐有清楚明确的曲式,尤其是协奏曲形式,重视对比效果,音乐结构具有建筑元素。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和作曲形式,一般倾向对位法的“复音音乐”(Polyphony,或称复调音乐);但巴洛克以后,莫扎特、贝多芬及其后不少作曲家的音乐结构形式,则是和声式的“主音音乐”(Homophony,或称主调音乐)要素较为强烈。“复音音乐”和“主音音乐”两种曲式,很多时会在一首音乐作品中混合起来使用。

于第十世纪开始出现的“复音音乐”,到十八世纪达到顶峰。如经文歌、轮唱曲、卡农曲、赋格曲、复音弥撒曲等,都是“复音音乐”。十八世纪开始,“单音音乐”(Monophony)被赋与丰富和声,便出现“主音音乐”,歌剧、艺术歌曲、摇滚乐,流行曲,都是“主音音乐”。和声式的“主音音乐”乐曲的大部分有一个形成中心的旋律曲调,别的声部根据和声组织奏出伴奏作为支持或陪衬,形成和声拱托效果,支撑旋律进行,以“直”的关系构成。对位式的“复音音乐”以对位法作曲,在协和的原则下,于各个声部参差进行两个或以上之独立性旋律曲调的音乐,重视“横”的关系,但各声部重叠仍须产生和谐效果。这亦正是这首巴洛克风格的作品,在欣赏时和这场音乐会另外三首“主音音乐”不同之处。

五部编制三个乐章
这首乐曲是五部编制的乐曲,除独奏双簧管,还有弦乐三部(第一、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加上数字低音乐器(Basso continuo),一般是键盘乐器,如巴洛克时期流行的羽管键琴(Harpsichord),亦会加上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作为低音乐器,有些版本甚至会加用琉特琴(Lute)等古乐器,增添多一点巴洛克色彩。整首乐曲的结构以典型的巴洛克三个在节奏速度上,对比鲜明快慢快乐章组成,各乐章长度相约,大概都在三、四分钟左右。

第一乐章:跳跃的行板
独奏双簧管自乐曲开始便主导着音乐的推进,旋律带着轻快跃动的欢愉情绪,双簧管的吹奏在固定低音节奏的伴随下显得抒展,带点装饰性的音乐。

第二乐章:柔板
乐队简短的节奏性引子后,独奏双簧管便以柔美带着温情的旋律登场,无比美妙动听,亦是这首协奏曲至为迷人的部分(为此,亦有人单是将此乐章改编成不同风格的伤感音乐),与前后两个快板乐章较轻快活跃的音乐亦构成对照。最后由乐队以一段缓慢带着节奏感的尾声慢慢将此乐章结束。

第三乐章:急板
由独奏双簧管急速有力的引子开始,乐队随即作出同样有力的响应后,独奏双簧管再加入,齐齐以带着点兴奋的情绪将音乐不断向前推进,有如繁花盛放般,最后才一起将全曲结束。

弗朗塞:双簧管与管弦乐团《花钟》
《花钟》是法国二十世纪作曲家弗朗塞(Jean Françaix)的代表性作品,这是美国费城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前任双簧管首席约翰·德·兰斯(John de Lancie)于1957年委约他创作的双簧管与管弦乐团作品,乐曲于1957年完成,1961年由兰斯与费城乐团首演后,即成为音乐会中不时演出的双簧管乐曲,包括安排在独奏会中,由钢琴代替乐队的版本。

钢琴作曲双线发展
弗朗塞1912年5月23日生于勒芒(Le Mans),这是位于巴黎西南方约二百公里的法国西北部城市,1997年9月25日在巴黎病逝,享年85岁。弗朗塞生于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勒芒音乐学院院长,是位音乐学家、作曲家及钢琴家,母亲是位声乐教师。他自幼便显示出过人的音乐天分,早年在勒芒音乐学院学习,继后负笈巴黎音乐学院,除受教于钢琴名家伊西多·菲利普(Isidor Philipp),还追随名师娜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亦是丁善德的作曲老师),并对他出极大的激励,得以成为这位老师旗下其中一位出色的门生。

弗朗塞六岁开始作曲,早期作品具有浓厚的拉威尔音乐影子。他又经常亲自登台演奏他自己的钢琴作品,1932年在巴登音乐节(Festival of Baden-Baden)首演他自己的钢琴协奏曲,开始扬名。同年在维也纳音乐节( Vienna Festival )与科利施四重奏(Kolisch Quartet)演出他自己的小品曲(Bagatelles);继而于1933年在巴黎再演奏他自己的钢琴协奏曲后,陆续在巴黎发表了弦乐三重奏、大提琴与乐队幻想曲、三首双女高音二重唱、一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一首五重奏、一首小乐队小夜曲(1934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与乐队的四重协奏曲(1935年),和钢琴协奏曲(1936年),几年间便在巴黎乐坛上声名鹊起。

弗朗塞亦是位活跃的钢琴演奏家,他在巴黎音乐学院求学时便曾赢得校内的钢琴冠军。他的钢琴演奏生涯遍及欧洲及美国,除独奏外,还与法国大提家詹德隆(Maurice Gendron)携手巡演,更不时与“法国六人团”的普朗克(Francis Poulenc)携手演奏普朗克的双钢琴协奏曲。1964年更与亦是钢琴家的女儿克洛德·弗朗塞(Claude Françaix)以父女档首演他的双钢琴协奏曲。

不过,弗朗塞终其一生最重要的仍是作曲活动,1981年他自言一生持续不断在作曲,几乎是一曲未写完便开始写另一曲。事实上,直到1997年逝世那年,他仍有新作发表。他死后留下各种各样的作品,既有大型的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戏剧音乐、芭蕾舞剧、清唱剧、神剧,还有钢琴、手风琴、木琴、曼陀林、结他等器乐曲,亦有合唱、独唱等声乐作品,甚至写过十出电影配乐,估计所写作品多达两、三百首。

以七种花组成花钟
弗朗塞的《花钟》则是他众多作品中,最能展示其音乐中的法国式华丽优雅和敏智的音乐。乐曲的创作意念结合了植物学,不同花朵会有不同开花时间的计算,将七种不同的花套入“时钟”,构成一套“花钟”音乐。这七种花按着时间先后次序来排列,从3:00开始,到21:00,各段时间相隔两小时,至五小时,七段音乐有如连续演奏的七首短曲组成的组曲(有些演奏家会在个别段落采用“稍停”的处理方法),各段音乐都有明显的不同特色,就如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形象一样,整部作品的演奏时间约为15、16分钟,平均每段乐曲长只两、三分钟,但曲中却有不少让独奏双簧管炫技的段落。

第一段:3:00-日香木(3 Heures – Galant de Jour)
乐队简短的导引后,独奏双簧管便以响亮华丽的声音登场;在弦乐拨奏的伴随下,和乐队相互呼应,将音乐推进,很有香花吐艳的景观。

第二段:5:00-兰爱神菊(5 Heures – Cupidone bleue)
跳跃式的乐音由独奏双簧管轻巧地奏出,像接上另一个不同的花开景象;伴随着独奏双簧管的大管声音,仿如是隐然飘荡的花香。在乐队加入结束这一段音乐前的简短华彩,便有如惊艳般的赞美。

第三段:10:00-昙花(10 Heures – Cierge à Grande Fleures)
乐队低沉模糊的声音紧接着上一段音乐带出,在此持续着的浑暗气氛拱托下,双簧管独奏的旋律性主题却是无比抒情优美,如默默开花般的无比抒展、高贵且优雅;乐队对照性的拱托更添景致。

第四段:12:00-夜花(12 Heures – Nyctanthe du Malabar)
乐队简短的活拨跳跃引子带出双簧管的独奏,主题明亮美妙,带有活力,与乐队相互轻快地作出美妙配合,木管的呼应更显悠长安抒,乐队以持续的低音作出伴随,最后双簧管抒展而缓慢地以悠长的长音结束并轻巧地带入下一段。

第五段:17:00-天茄儿(17 Heures – Belle de Nuit)
乐队沉厚缓慢的导引后,独奏双簧管在持续的低音弦乐的伴随下奏出的主题,旋律美丽,如夺目的花朵;乐队的呼应和拱托,便有如拱托着美丽繁花的绿叶,及后独奏双簧管在仿如水声般的木管音响伴随下,以悠长优美的旋律将这段音乐结束。

第六段:19:00-天竺葵(19 Heures – Géranium Triste)
在快速跳跃的木管乐声开始后,独奏双簧管加入,与木管组一起快速地将音乐推进;低音弦乐随后以拨奏方式伴随,独奏双簧管和乐队富有节奏性的对应,营造出一片灿烂的光彩景象,最后再以悠长的长音带入下一段。

第七段:21:00-夜花蝇子草(21 Heures – Silène Noctiflore)
乐队以拨弦方式伴随着双簧管独奏,将音乐推向带有强力节奏的快速音乐,节奏性的主题带有炫技性,由乐队和独奏双簧管多次反复,最后并以热烈和无比兴奋的气氛展现出仿如是一幅繁花盛放的缤纷画图结束全曲。

〔下半场的音乐〕

德沃夏克:D大调第六交响曲,作品60
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 )是继斯美塔那后,成为捷克音乐史上的另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既继承了斯美塔那要复兴捷克民族音乐文化的事业,将之发扬;另一方面他身处欧洲民族观念思潮高涨的年代,形成德沃夏克对国家无比热爱的精神,并成为他作品中的灵魂所在!而他的音乐能赢得世人的无限钟爱,亦正是他这种对国家无比热爱的精神转化成音乐时,将波希米亚的田园浪漫色彩深深地感染到不同的民族。

最早出版的交响曲
德沃夏克的交响曲共有九部,在世时其中五部以出版时间的先后为序编号,现今改按创作时间先后编号。 这场音乐会演奏的第六交响曲,是1880年,他39岁成熟期的作品,完成后立即题献给指挥大师汉斯·里希特(Hans Richter, 1843-1916年)。首演是次年3月25日于布拉格举行。1882年以第一交响曲之名出版,也就是他最早出版的一首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的诞生始自1879年11月23日,当日德沃夏克的第三首斯拉夫狂想曲(Slavonic Rhapsody)在维也纳由里希特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演奏,大受欢迎。当晚坐在勃拉姆斯旁边的德沃夏克亦大为兴奋,谢幕时指挥里希特当场拥抱他,并许诺要在歌剧院举办一次特别音乐会上再奏该曲,德沃夏克亦答应为维也纳爱乐乐团下一个乐季写一首新的交响曲。

1880年夏天德沃夏克才动手写这首交响曲,这多少和勃拉姆斯不久前才发表的同一调性交响曲为他带来灵感有关。他开始时所写的草稿,最初用的是D小调,也是2/4拍,定稿从秋末时分开始,大约一个月后写成,持续到10月中旬才写好。当日他在钢琴上弹奏给里希特听,每奏完一个乐章,里希特都要拥抱他,由衷地表示喜爱这首交响曲。然而,原定当年12月26日举行的音乐会,两次都因事被推延了,里希特虽仍是被题献者,但未能指挥首演,1881年3月25日,才由阿道夫·塞克(Adolf Cech)指挥布拉格爱乐乐团在布拉格首演。塞克曾和德沃夏克一起演奏中提琴,是老朋友了。至于里希特则要到次年,才有机会在伦敦指挥演奏这首交响曲。

富有波希米亚色彩
德沃夏克的第六交响曲,是他作品中满溢着强烈民族感情时期的音乐,是富有波希米亚民族色彩的音乐。波希米亚(Bohemia)原是古中欧地名,包括现时连同布拉格在内的捷克共和国中西部地区,但广义上也常指包括捷克摩拉维亚(Moravia),和西里西亚在内的整个捷克地区。波希米亚亦是古中欧国家,曾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个王国,随后成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省。波希米亚地区的统治和宗教都曾引发不少战争,亦产生不少英雄传奇故事,十五世纪便曾出现罗马教廷以火刑处死直言进谏的布拉格大学教授胡斯,导致波希米亚乡民愤而皈依胡斯教派的传奇故事。德沃夏克生于布拉格附近的拉霍奇夫斯镇,卒于布拉格,他的血液中全是波希米亚的山川田园、文化风情,这部作品中除了散发着波希米亚的风土田园色彩,还融入作曲家个人的浓浓乡情。为此,亦有人说这是贝多芬之后最优美的交响曲之一。

德沃夏克的第六交响曲采用的是加强了铜管的双管编制,长笛(兼奏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两支,四支圆号,两支小号,三支长号,还有大号、定音鼓,和弦乐五部。短笛只用在第三乐章,长号和大号则只在第一和第四乐章出现。

第一乐章:不过分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
德沃夏克这首交响曲的配器效果,没有像他早期交响曲中的“模糊”感觉,一般都认为这部交响曲受到勃拉姆斯于1877年首演的D大调交响曲的影响,特别是第一乐章在情绪、调性和节奏上颇为相似;不过,勃拉姆斯让人感觉到田园情调,德沃夏克却更强烈地反映出他和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其中虽然有某种勃拉姆斯风格的全奏,但却有着配器非常优美和织体非常开放而轻盈的段落,充满想象力。或许,可以说,这个乐章无疑是德沃夏克可以和勃拉姆斯相提并论的乐章!光彩度和清新度,甚至过之。

此乐章以传统的奏鸣曲式创作,采用不很快的快板,描写捷克人正在迎接春天的感觉。德沃夏克最初打算采用的主题与捷克民歌《Ja mam kome》具有密切关系,但用的是与民歌不同的小调。这个素材转换成光彩夺人的主要主题,在乐队的导奏后,开始由喜悦、明亮的木管呈示,再由乐队推进,持续了七十多个小节,进程曾被一个生动而有规律的副主部主题短暂打断而后再现辉煌。由双簧管奏出的副部主题,和随后出现的转调主题,都有创意特性。转调主题,以四个上行音符、三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开始的音型,十分富于个性,稍后在这个乐章中仍发挥重要作用。呈示部至为简约而紧凑,其中加入富里安特舞曲(Furiant)的节奏等舞曲元素,增添了波希米亚色彩。

发展部以对位方式发展,开始更是德沃夏克所写过的最富于想象力的乐段中的一段。长时间持续的和弦,让人深受感动,整个的发展部无比的舒畅与清澈。主要主题展开时作出加强,气势恢宏有力,又极自然纯真,使德沃夏克的想象力在发展部开始展翅飞翔,给人无比丰富的感觉。一个有力的和弦,富有活力,沉重有力地,在几个全奏小节后,将音乐带回主要主题,进入再现部。在本乐章的尾声,在带有诗意性的轻巧柔美抒展音乐趋向休止时,这个沉重有力的音型有力再现来将此乐章以主调D大调结束,和主要主题在精神上具有亲密关系。

第二乐章:柔板、降B大调、三段曲式
慢板的第二乐章,是一个天才的乐章,主题材料具有非凡的内聚性,极为优美,具有一种完美的艺术质量,甚至会是德沃夏克的慢乐章中最好的一个。此乐章和下一乐章同是这首交响曲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温暖的弦乐和声,与及富于色彩的木管和圆号的旋律,有着美妙的对比与调和。最初木管模仿风格的序奏后出现的主题,运用四度音程,全乐章散发着温暖的诗意趣味。

这一乐章定为降B大调,柔和的抒情性质和平静的精神,与前后两个乐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开始时一些小节似乎带有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柔板影子,两个乐章所用的是相同的调性,而且接着都转到D大调。这一乐章是单主题乐曲,集中在主要主题和衍生的材料。这个主题的材料来自1862年作曲家自己的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的主题,是发自内心的热情和诗意化的音乐,变化颇为丰富。乐章最后亦在优美平静下结束。

第三乐章:诙谐曲(福里安特舞曲),急板、D小调、三段曲式
诙谐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节奏强烈的波希米亚富里安特舞曲。曲式非常完美,富有鲜明的乐思和极富特色的材料。交叉节奏和奇异的动势感,具有一种振奋的力量,仿如是大量积聚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能量。整个乐章可说具有新颖的创意、富有生气的节奏、优美的响亮度等音乐要素,很在地又很直率,完全没有流于世俗。

主要主题取自捷克民歌,第一段类似于德沃夏克自己的斯拉夫舞曲。中段为D大调,和声色彩带有牧歌风味。极为天真无邪和新鲜,描写的是紧张急迫,富有光彩的热闹场景,音乐织体开阔宽广,风格清新。展开的短笛主题质朴、诗意,令人着迷,而且深刻、哀婉,十分动人,直到最后全乐章以热烈的场景结束,都散发着动人的振奋力量。

第四乐章:终曲,精神抖擞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
旺盛且富于魄力的终曲。前几个乐章使用过的素材不再出现。基本以两个对比性的主题构成的奏鸣曲式结构发展。此一乐章的主要乐思与勃拉姆斯的D大调交响曲的对应乐段极其接近,除了性格和音型上的相似,又同样具向前不断推进的感觉和浓缩感。但总体而言,此一终章的平衡、比例和分量,实质上都超过了一般交响曲,是一首真正气势恢宏、比例匀称的奏鸣曲式乐曲;主题富于变化和充满活动感,整个乐章具有独立性和鲜明个性,及呈现出作曲家无比精湛的技巧;此点在处理全曲的结尾时亦可见出,速度提至急板,以主要主题变形来开始,逐步推上强大高潮为大家带来无比的满足感下终结全曲。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