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711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20.6.12(星期五)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景焕
钢琴:杜宁武、沈惠莲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普罗米修斯》序曲
弗朗西斯·普朗克
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
1. 不太快的快板
2. 小广板
3. 终曲,很快的快板
钢琴:杜宁武、沈惠莲
—— 中 场 休 息 ——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作品73
1. 快板
2. 稍活泼的柔板
3. 回旋曲, 快板
(第二、三乐章连续演奏)
钢琴:杜宁武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1小时3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乐圣精神 法式浪漫
由于疫情影响,这场“致敬贝多芬”特辑音乐会的曲目作了些修改。音乐会开场的《普罗米修斯》序曲,是乐圣最早创作的序曲,压轴的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则是乐圣最后一部钢琴和乐队的协奏曲。这首协奏曲在帝皇气派的华丽后面,更多的是充满威武雄壮及英雄气概,而谱写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抗拒强暴的英雄的音乐,更呈现出乐圣英雄式的强烈心志与精神,同样是“致敬贝多芬”的绝佳音乐。与之相对照的是上半场法国作曲家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这部散发着轻盈、愉悦气氛,和法国式浪漫典雅气质的“新古典主义”作品,正是二十世纪对莫扎特、贝多芬等前辈的古典浪漫音乐的响应,带来的音乐感染力,可是与乐圣音乐中英雄式精神气概很不相同呢。
〔上半场的音乐〕
贝多芬:《普罗米修斯》序曲
这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二部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作品43(Die Geschöpfe des Prometheus, Op. 43)的序曲,亦是贝多芬最早创作的一首序曲。芭蕾舞剧于1801年3月28日在维也纳伯格剧院 (Burgtheater)首次上演,共演出了28场。贝多芬这部作品编号较后,为此让人错觉,其实此曲完成时间在弦乐四重奏Op.18之后。贝多芬的作品编号往往是表示作品发表的日期,而不是创作的日期。
这部芭蕾舞剧的诞生,源于意大利拿坡里的著名芭蕾舞蹈家维加诺(Salvatore Viganò)夫妇到维也纳演出,舞艺轰动维也纳,并计划在维也纳宫廷剧院(Vienna Court Theater)制作一部芭蕾舞剧,题献给玛利亚皇后(Maria Theresia),维加诺惯常为演出的芭蕾舞剧包办脚本及音乐,这次夫妇二人却特别去拜候久慕盛名的贝多芬,要求他为这部芭蕾舞剧写音乐,双方并决定采用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作题材,由维加诺将神话编写成舞剧脚本给贝多芬写作音乐。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创造幸福的英雄形象十分符合贝多芬性格,可说是一谈即合。
为人类幸福牺牲的英雄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袛之一,为伊阿珀托斯与克吕墨涅之子,在赋予所塑造的泥人生命后,因同情人间凄苦,从奥林匹斯盗取天庭之火种,藏在芦管中带给生活在寒冷与黑暗中的人类,并向人类传授多种技艺。但因天庭之火严禁传授人间,众神之王宙斯大为震怒,命令火神和两名守卫将普罗米修斯囚困在高加索一座险峻荒凉的高山上,每天遭神鹰啄食肝脏,夜间伤口愈合,天明神鹰再来啄食,但他宁受折磨,坚毅不屈,最后由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杀死神鹰才得解救。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 公元前525-456),和英国诗人雪莱(Shelley, 1792-1822)根据此传说,分别写成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和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更强化了普罗米修斯敢于抗拒强暴,为人类幸福牺牲一切的英雄形象。
芭蕾舞脚本的内容与神话稍有不同,首演时的海报告知观众,将会看到由普罗米修斯创造并赋予生命的两尊雕像是怎样“在和谐之力的作用下,获得人类生命中的一切激情。普罗米修斯把他们带到奥林匹斯聆听阿波罗艺术之神的教诲。阿波罗命令安菲翁(Amphion)、阿里昂(Arion)和奥菲欧(Orpheus)传授他们音乐、诗词和艺术;命令梅尔波曼(Melpomene)和塔利亚(Thalia)教他们悲剧和喜剧,命令忒耳普西科瑞(Terpsichore)和潘神 (Pan)教他们牧羊人的舞蹈,命令巴克科斯(Bacchus)教英雄舞蹈。”在舞台上的芭蕾演出中,观众见到的是普罗米修斯用粘土塑成的两个人,没有感觉且乏理性,普罗米修斯吹以太阳之火使泥人得到生命气息,再带往诸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请诸神把理智输入,教他们学会知识和技能。悲剧之神梅尔波曼演出用剑刺杀普罗米修斯的悲剧,使他们领会爱与憎、喜与乐、诅咒与恩惠的感情;然后喜剧之神塔利亚再演了一幕被杀的普罗米修斯重新复活的喜剧,教他们懂得欢笑、舞蹈与歌唱。最后请酒神巴克科斯来让两人试尝芳醇的美酒,已具有理智和感情的两个人就变成完全的人类跳起舞来,在欢庆的舞蹈中结束舞剧。
英雄式强烈心志与精神
贝多芬的序曲,本质上遵循古老序曲形式创作。出生于意大利的法国作曲家凯鲁比尼(Salvatore Cherubini, 1760-1842)的序曲给他影响最大,贝多芬把前人序曲气氛沉郁的引子,古典奏鸣曲式的主部,与速度较快的结尾等形式,全都承袭下来,但音乐表现力,则大大提升,超越前人,具有交响曲的表现力和紧凑的张力感,与他的交响曲一样,充分呈现其澎湃的强烈个性。他的序曲,因和戏剧或歌剧的内容有着密切关联,可视为交响诗的先驱,甚至可视为标题音乐的滥觞。他为歌剧《莱奥诺拉》(即“菲岱里奥”)所作四首序曲,以及《科里奥兰》序曲与《艾格蒙特》序曲等,均是出类拔萃之作。相对来说,此前所写的这首《普罗米修斯》序曲,在形式上则墨守旧法,然仍呈现出乐圣英雄式的强烈心志与精神。
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的音乐分成两幕,第一幕由这首序曲、引子(Introduction)及三段音乐组成;第二幕有十三段音乐,包括最后的“终曲”( Finale)。整部舞剧的音乐以这首序曲最为著名。
贝多芬这首活泼、轻快的序曲,在手法、表现效果上,和他的第一交响曲有许多共同之处。
舞剧序曲以省略掉发展部的奏鸣曲式写成,乐曲以庄严缓慢的引子,极为威严地开场,弦乐队奏出几声雷鸣似的强烈音响的和弦,象征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由双簧管和圆号吹出歌唱性的引子主题,象征人类诞生。引子主题经过发展,进入呈示部,第一小提琴奏出轻快富有活力的主部主题,随后由各种乐器相继轻快地,生生不息地推进,象征普罗米修斯忙碌不停地工作。随后出现的副部主题,由两支长笛在双簧管衬托下,两者相随,穿梭前进,旋律悠长柔和,与主部主题形成对比。经过单簧管和大管反复演奏后,乐曲进入呈示部的结尾,由小提琴奏出结尾的主题,这个舞蹈般跳跃摇摆的附点主题,频繁地使用变化音,使乐曲产生戏剧性色彩,经过节奏的变化与切分的效果后,进入再现部,以上主题威严地再现一次,在定音鼓连击的助奏,与低音乐句的主和弦,带入全曲尾声最后在轻快明朗充满活力而又极其辉煌的乐音中结束全曲。
普朗克: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
普朗克(Francis Poulenc)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1963年1月3日心脏病发,在巴黎去世。他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写于1932年夏天,用了三个月完成,9月9日(另一说是5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国际音乐节(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由比利时指挥家德福(Désiré Defauw, 1885-1960)指挥拉斯卡拉管弦乐团(La Scala Orchestra)首演,担任钢琴独奏的除了普朗克自己,还有他的童年挚友费弗里埃(Jacques Février)。这部协奏曲由当年大力支持现代音乐的波利尼亚克王妃( Princess Edmond de Polignac, 1865-1943)委约创作,并题献给她。乐谱于首演后翌年出版。
六人团中的新古典主义
普朗克自小接受传统教育,学生时期并没有很多的时间学习音乐,但仍随西班牙钢琴家维涅斯(Ricardo Viñes, 1875-1943)学习钢琴,也开始作曲,最后再随法国作曲家凯什兰(Charles Koechlin, 1867-1950)正式学习作曲。
从弹奏钢琴开始走上音乐之路的普朗克,写有不少钢琴曲的佳作外,还有芭蕾音乐与室内乐各种类别,至于众多优秀歌曲,则反映出他天生的抒情性格。普朗克是法国六人团(Groupe des Six)作曲家组织中,和欧利克(Georges Auric, 1899-1983),同是最年轻的一员,是现代法国乐派其中一位著名作曲家。 普朗克的创作,不像奥涅格(Arthur Honegger, 1892–1955)大胆,也没有米约(Darius Milhaud, 1892-1974)多产,但以轻快的典雅趣味著称。他的倾向,虽流露出受到萨蒂(Erik Satie, 1866-1925)和拉威尔的影响,但和声与节奏仍是古典风格,而且主题多以规则的乐节作成,可归纳为“新古典主义”,但具有法国特有的轻巧典雅气质,具有颇为强烈的法国式民族浪漫倾向。可以说是对莫扎特、贝多芬等前辈的古典浪漫音乐的响应。
他的协奏曲作品有1929年创作的钢琴与十八件乐器的协奏曲《晨歌》,大键琴与管弦乐的协奏曲《田园》合奏曲,管风琴、弦乐器与定音鼓的协奏曲,另一首钢琴协奏曲则写于1949年。 他这首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被视为是他早期的高峰作品,首演后亦赢得不错的评价。
热情活跃结合宁静安详
普朗克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全曲三个乐章,演奏时间合共约为二十分钟。乐队采用双管编制,但弦乐人数定为第一、第二小提琴各八人、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各四人,但现时演出的人数却时会有出入。这种小规模的乐器组合,并采用短小的曲式,以及简洁、直接而明晰的组织,都是“新古典主义”的特质。曲中三个乐章仍不难听到来自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中的爵士乐素材,莫扎特降E大调双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和C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的材料。此外,曲中虽然使用两台钢琴,但不论是独奏或管弦乐,主要以旋律风格写作,没有现代协奏曲的粗糙感觉,是法国式洗炼的音乐,像莫扎特音乐般那样典雅。全曲散发着轻盈、愉悦的气氛,将热情奔放、活跃动感与宁静安详的音乐完美结合成一幅富有感染力的图画。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D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两个强而有力的和弦开始,双钢琴以即兴的华彩登场,第一钢琴奏出节奏明快的旋律性主题,一个以四个断奏式音符的动机构成的主题,第二钢琴跟随辅助演奏,有如珠走玉盘般的飞奔式音响;副题由木管与圆号奏出。歌谣般的旋律性主题接连往下展开,有如幻想曲般。乐队与双钢琴相互间若即若离,两者经过激烈的对奏高潮后,气氛突然松弛下来,变得富有感情,在双钢琴简短的华彩段后,主题材料再现,轻巧宁静的气氛持续,最后在无比宁静的气氛下结束。在整个乐章中,第一钢琴主导推动发展,第二钢琴担任辅助。
第二乐章:小广板、降B大调、2/2拍子、三段曲式
开始时持续宁静的气氛,第一钢琴奏出明亮机智,旋律性歌谣般的第一主题,并继续伴随着第二钢琴加以重复,旋律轻巧、通透有如莫扎特音乐般,但曲中淡淡的色彩,却富有现代法国式典雅趣味;中段出现带有附点音符的沉重主题,色彩变得厚重,并推上强力,且张力紧张的高潮,但很快第三段以原调重现第一主题,气氛回归典雅宁静,但到最后变得节奏性,并以一下略重的和弦结束此一乐章。此乐章亦有人称为“莫扎特行板”。
第三乐章:终曲、很快的快板、D小调、2/2与3/4拍子、回旋曲式
以几下强烈敲击性和弦开始,双钢琴带有华彩般的进行曲式主题,与乐队相互争逐推进,进行曲节奏感越趋强烈,副题抒情,柔和的旋律性线条,带有灵巧机智,但很快便再接上双钢琴与乐队强烈节奏的追逐,在钢琴一轮敲打后,突然一下颇强的击打下,将全曲结束。
双钢琴在全曲中几乎没有停顿,两者间和乐队之间亦有不少戏剧性的对话,但对双钢琴和乐队间的合作性要求较技术上的要求更大。就乐队本身的配器效果而言,木管、铜管和敲击乐器的分量明显将弦乐的地位压制了。
〔下半场的音乐〕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作品73
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最后一部钢琴和乐队的协奏曲。该曲完成后,身为钢琴演奏家的贝多芬,却因耳疾恶化,迟迟未有安排这首协奏曲的演出。1810年乐谱在伦敦出版了,甚至1811年5月莱比锡布莱特可普夫亦出版了题赠给贝多芬的恩人与好友鲁道夫大公(Archudake Rudolph)的版本,这首作品仍一直未有首演。直到1811年11月28日,才由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兼莱比锡鲍林教堂风琴师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于莱比锡布业商会大厦首次公演。延到次年法军撤离后,2月12日在维也纳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举行的慈善音乐会才首次在维也纳演出。担任独奏的是贝多芬的高足,日后成为伟大的钢琴教育家的车尔尼(Carl Czerny, 1791-1857),贝多芬亲自指挥,车尔尼才二十一岁。
耳疾恶化炮火弥漫催生
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于1808年开始写作,次年完成;创作期间正面对耳疾恶化的折磨,完稿时贝多芬三十九岁,耳疾已深。失聪顽疾的困扰外,当时的欧洲政局变化,同样对这部协奏曲的诞生有很大影响。
1809年4月,奥法战争爆发,拿破仑大军直捣维也纳,5月维也纳陷落。在这期间,贝多芬更是足不出户,在炮火弥漫,动荡纷乱的日子中埋首创作,完成这部协奏曲。为此,曲中带有“进行曲”的“时代精神”,便大有原因,但与在拿破仑战争的动荡岁月中流行的“军队” 协奏曲,侧重军队的行列,交战的喧闹和号角的模仿等典型描写不一样。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呈现的是坚定意志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英雄形象。
此曲在莱比锡首演时,莱比锡的《音乐时报》曾评为:“无疑地这首富于独创性、想象力丰富而效果壮丽的作品,是现有的钢琴协奏曲中最为艰深者。”在维也纳演出时,《音乐时报》的记者则报告了此曲在维也纳未能轰动的原因,是因为听众嫌乐曲太长,而车尔尼的演奏,偏重于技巧表现,缺乏感情抒发。但无论如何,这首绚烂豪放、洋溢着浪漫诗情的协奏曲,很快大受欢迎,被推崇为空前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
事实上,当日贝多芬对车尔尼演奏时随意进行技巧性装饰并不满意,但一般听众和报评都加以赏识,1828年在巴黎,十七岁钢琴家李斯特的出色演奏,更让该曲大受欢迎,自此盛名保持不衰。
这部协奏曲的标题《皇帝》,与乐圣最为人熟知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一样,都非贝多芬自己所加的标题。其实,在这个标题指引的帝皇气派的华丽后面,更多的却是充满战斗激情,爆发着在艰难困苦岁月里要有必胜信心,要坚持到底的强大能量;但乐曲中既无忧郁,亦无战争的紧张气氛,只有威武雄壮,充满英雄气概的胜利感。
可以说,《皇帝》和《命运》一样,都具有相同的音乐性格,任何人都可以直觉地去感受得到各三个乐章中作曲家要传达的感情和力量,在曲中支取人生难免会遇到艰困时所必须的正能量,这亦正是乐圣音乐中能超越时空的精神所在。
构思壮丽结合辉煌技巧
这部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五首同类作品中,构思最巍峨壮丽,曲趣最绚烂豪壮,具有王者堂皇威容的一首,亦是协奏曲交响化的典范,辉煌的技巧同深刻的内容融合,管弦乐方面同样是非常有力地发展。第一乐章结构宏大,共582节,不仅长度超过其余两个乐章总和,甚至较“第五”和“第九”交响曲(547节)的第一乐章还要长!乐队声部的辉煌发展,钢琴技巧性的气概和威力,也相当不寻常。此外,贝多芬亲自写出一段犹如第二发展部的华彩,不让独奏者有自由发挥和即兴演奏的机会,以保持全曲结构的统一性,在协奏曲的创作史上亦属首例。
第一乐章﹕快板、降E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开始是响亮的齐奏和弦,紧跟着就是钢琴独奏的三次自由的华彩乐段,马上带来华丽感觉。经过此一宏大的戏剧性场景引子,音乐才进入齐奏呈示部。第一主题具有相当自信的气质,先由弦乐器奏出,再由单簧管覆奏,塑造出英雄性形象,是整个音乐发展的原型,其他后来出现的对比性音乐素材,都源自第一主题。在乐队的第一呈示部后钢琴独奏进入时,此一主题就在各种不同的色彩配置变换中发展。这一乐章中到处飞奔的乐句和强力的和弦间出现精工细琢的段落,安宁谧静。但突然音乐的进行又起变化,乐队中出现源自第一主题的三连音,进行曲步调的第二主题,按进行曲的节奏多次以不同形貌发展,最后,钢琴独奏在乐队的陪衬下,用原先在乐章开始时出现过的、有所变化的华彩性乐句结束呈示部分。
发展部以乐队和钢琴声部的对抗为中心,深具戏剧性力量,强烈的呼应发展为钢琴声部的沉重八度进行,对话并没有停止,像在卡农曲中一样,乐队仍以压低的力量同钢琴声部抗衡。后来,一度出现抒情性的片段,但乐队的力量再扩展开来,在狂暴进行中,钢琴华彩乐句不断涌现,最后,再现部音乐的力度再掀起新的高潮。除了发展部出现过短暂抒情段落,整个乐章犹如没有止境的狂风暴雨,力量足以冲毁一切阻碍。
第二乐章﹕稍活泼的柔板、B大调、4/4拍子、自由的变奏曲式
这是贝多芬协奏曲中,最著名、最迷人的乐章之一。色调明朗、柔和,主题温暖可亲,荡漾着浓郁的幻想诗情。据车尔尼说,变奏曲的主题模仿一首古老的朝圣者歌曲,宗教音乐般庄重,与第一乐章形成对比。主题首先由加上弱音器的弦乐静静奏出,在过门乐句后,钢琴声部两次激越的戏剧性陈述平息后,音乐开始变奏。第一变奏由钢琴如歌般地奏出,第二变奏转入木管乐器声部,钢琴声部从容不迫地与木管乐器以对位性方式编织着优美的旋律,特别纯洁、晴凈,具有超凡脱俗气质。接着出现圆号的声音,钢琴声部从远处传来一个新的乐句的音调,暗示即将有新的情绪转折,一次小停顿后,在圆号的持续音背景上,钢琴声部精神饱满地奏出最后乐章的主题,第二乐章不间断地进入最后乐章,与贝多芬自己的第五交响曲转入最后乐章前的那一段效果辉煌的过渡,同样别具效果。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降E大调、6/8拍子
壮丽的终曲,前乐章结尾暗示的回旋曲主题,由钢琴完全奏出,主题激昂但不失优美,具有舞曲性质。主题每次出现均由钢琴先行奏出,再由乐队覆奏。主题经过管弦乐反复,钢琴又弹出新的旋律,进入轻巧的副题。经过回旋主题的钢琴重现,精美的展开处理后。不久,新旋律也加入行列,华丽地发展,掀起全乐章的高潮。回旋曲主题随后又由钢琴奏出,管弦乐加以反复,此后副题也由钢琴重现,结尾将回旋曲主题以展开方式发展,及后加入钢琴和定音鼓,以回旋曲主题的动机,壮大结束终曲,苍劲奔放,钢琴极为活跃,宛若生龙活虎。
在这个乐章中,钢琴个性特别突出,将钢琴乐器音色光辉的一面发挥,和乐队齐奏完美地结合,一齐融入绚丽的交响世界中,这个乐章中的专业技巧和华彩乐段都令人激动,华彩乐段真正与作品结构结合,而非仅是炫技手段。自此,严肃的协奏曲中,作曲家都把华彩乐段与作品的主题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这部协奏曲更为交响化,气势更为磅礡。贝多芬已深深地沉溺在交响曲的力量和思维中。齐奏和独奏间的争斗已精疲力竭,看来亦因此,贝多芬此后的创作不再涉及这种体裁了。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