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 时间:2018-06-30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280/180/120
曲目

乐季音乐会19
2018.6.30(星期六)20:00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
指挥:杨洋
小提琴:胡乃元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贝拉·巴托克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1.不太快的快板
2.平静的行板
3.很快的快板

小提琴:胡乃元

—— 中 场 休 息 ——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交响舞曲,作品45
1.不甚快板
2.流动的快板(圆舞曲速度)
3.非常慢的-活泼的快板

导赏

向前走与向后望
巴托克和拉赫玛尼诺夫一样,都是专业的钢琴演奏家,但同样都是二十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两人活跃于相同的年代,但创作的意识与心态却截然不同。拉赫玛尼诺夫生于俄罗斯贵族家庭,在辉煌的帝俄余光下成长,他的音乐很多时候都会采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作素材,增添的是昔日帝俄辉煌岁月的色彩,由此却形成他作品中独特的后期浪漫派色彩。巴托克的创作材料更集中在他搜集得到的大量民间音乐,然而却采用新的技法来提升这些素材,将他的音乐向前推进。两人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爆发时离开自己的祖国移民到美国去,并以演奏钢琴为生,但遭遇却很不一样,不过,相同的是,都留下了为数不少的代表性作品,而且都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场音乐会选奏的两首作品,正是例证。

〔上半场的音乐〕

关于巴托克
巴托克(Béla Bartók)于1881年3月25日生于匈牙利纳森米克罗斯(Nagyszentmiklos),自幼随母亲学习钢琴,是位早熟的音乐天才,九岁开始作曲,翌年首次公开演奏钢琴,十七岁放弃了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去了布达佩斯匈牙利皇家音乐学院,选修钢琴和作曲,四年后毕业,其后回校任教。大半生都演奏钢琴,经常演绎自己的键盘作品,包括第一及第二钢琴协奏曲。

巴托克早期作品受到勃拉姆斯、李斯特、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影响,其后放弃以德奥主流为典范,又完全不为法国印象派所动,除了爱国因素外,还在于他在原始的民谣中找到惊人的表达力,完全不带矫情,亦无浮泛藻饰,而是一股生生不息的新力量。他并非以“发明”或援引民谣旋律为能事。而是要求更深邃的内涵,他敢于“纂改”奏鸣曲式和其他传统曲式来配合要求,力求把民间音乐升华。

1910年代后,巴托克的名声已自匈牙利传遍欧洲,地位越加稳固,在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任教的三十年期间,他的音乐事业,包括音乐创作达到高峰。19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匈牙利抬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托克亦于1940年移居美国,以钢琴家及作曲家身份建立名声,但在美国发展并不如意,坐食山崩,最后一贫如洗,1943年还患上不治之症。在他人生陷于低谷之时,幸好仍获得委约,写成“为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成为他人生最后阶段面世的作品,亦是他一生在音乐创作道路上的艺术顶峰。该曲首演后不到一年,1945年9月26日便因白血病在纽约病逝。

巴托克的作品,往往只有两三个音符的动机,不停地繁衍,生生不息,结构严谨。旋律逻辑精简完美;巴托克的音乐,虽倾向无调性,但经常具有一定的调性感。他在世时,大胆的不协和和弦与不协和音程,极为奇突;再加粗暴的节奏,经常受到指责与非难。但他的音乐,在经历长久的暗澹岁月后,早已猛然引发世人的注目与兴趣,竞相演奏与赞扬。

巴托克作为一位二十世纪的作曲大师,同时亦是位钢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钢琴曲集《小宇宙》至今仍在钢琴教学上发挥重大影响,但对他创作影响最大的,仍是他同时亦是位民族音乐学家,而且不仅是位理论上的民族音乐学者,更是位通过采风,在各国搜集整理民间音乐,身体力行,取得具体音乐成果的学者;他在挚友科达伊(Zoltán Kodály, 1882-1967)的协助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在各地采风,后来加以整理的民间音乐曲调,包括东欧、土耳其、北非洲地区,采用爱迪生录音圆筒收音的,超过一万四千首,其中来自匈牙利、史洛伐克和罗马尼亚民间音乐,更成为他创作的重要养分来源。

巴托克一生产所写作品甚丰,在世时很少有人“真正”认识他的音乐,更不会认识到他在音乐上所作贡献的伟大,但他死后,特别是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广泛地在全球各地演出。今日,巴托克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音乐史上的经典大师,他的音乐是沟通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严肃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桥梁,同时激发起同时代众多作曲家的创作活力。

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1937年8月动笔,1938年12月31日在布达佩斯完成的作品。1939年3月23日由匈牙利小提琴家塞凯伊‧佐尔坦(Zoltán Székely, 1903-2001)独奏,维尔伦‧门盖尔贝格(Willem Mengelberg, 1871-1951)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Amsterdam Concertgebouw Orchestra)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首演,现场录音并制作成78转黑胶唱片。由于他于1908年完成的第一小提琴奏协奏曲的乐谱一直不知所踪(后面隐藏了作曲家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生活,这是另一个故事了),直到他死后十三年的1958年才重见天日,首演面世,这部作品也就成为巴托克首部面世,亦是他在生时唯一听得到他自己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了,这亦是他在生时很多人以为他只写有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原因。

在该段期间,巴托克还完成了三乐章的小提琴、单簧管与钢琴的《对照》(Contrasts)、“双钢与敲击乐器的奏鸣曲”,以及“弦乐、敲击乐器和钢片琴的音乐”,可说是巴托克接连产生杰作的时期。这部协奏曲的创作诞生和首演的小提琴家佐尔坦关系密不可分。佐尔坦曾随胡拜学小提琴,随科达伊学作曲,1921年开始便和演奏钢琴的巴托克一起到各地旅行演奏,两人一直保持着好友的关系。为此,1936年8月佐尔坦约请巴托克为他创作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时,他随即便答应下来,并于9月找来出版社为他提供了好几部当代小提琴协奏曲,来考虑创作一首同类作品,但却因为赶写其他作品,一直到1937年8月才动笔,当时纳粹肆虐,匈牙利岌岌可危,巴托克深知难以留在祖国生活和创作,有移居国外的必要,但在国外谋生非常艰难,可说是处于焦虑和紧张的生活中。

不过,这首协奏曲的音乐完全没有当时日益临近的战争灾难的焦虑,满是巴托克的自由飞翔的旋律和温柔的歌唱,闪耀着青春的火焰活力,重回到青年时代的充满乐观活力的风格。 巴托克原意倾向采用变奏曲式来创作,写成一首用小提琴和大乐队演奏的单乐章大型作品,但佐尔坦坚持采用传统的“古典”协奏曲形式。最后,巴托克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意图创作,但采用三乐章拱形结构,用一个主题的各种变奏来构筑作品的前后乐章,把第三乐章作为第一乐章的自由变奏来处理,又把第二乐章纳入传统的主题与变奏模式。也就是说,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主题与变奏,第三乐章又是奏鸣曲式,第三乐章的主题,是第一乐章的主题变形。因此,整个协奏曲仍是一首宏大的变奏曲,两个人的主张并存。

佐尔坦对此一结构也欣然接受,但原作独奏小提琴在全曲终结前的第二十六小节便“奏完”,让乐团来将乐曲结束。佐尔坦却认为这样子结束不像一首传统协奏曲,而是一首交响曲,所以要求在第三乐章最后二十二小节让独奏小提琴参与乐团一起来将乐曲结束。巴托克采纳了意见,但又不愿意割爱,出版后的乐谱,和现今的录音便有两种不同的结尾版本,一个是他原来设计的,只以乐队的辉煌效果来结束;另一个便是佐尔坦要求,最后在乐队中加入独奏小提琴,让独奏小提琴尽情发挥到全曲最后的版本。

巴托克不少作品都采用变奏方式来发展。这首协奏曲把同一主题素材放在不同乐章中进行协奏发展,形成前后乐章对称的拱形结构,是巴托克曲式结构重要特点之一。这首协奏曲手法扎实,但亦用上不少试验性的新技巧,可说是把古典与现代技法共冶一炉;独奏小提琴在巴托克笔下,技巧虽艰深,各种各样的技巧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仍能清晰浮现在管弦乐之上,但不喧宾夺主,独奏小提琴声部主要还是以不停顿的旋律气息,紧密联系着整个作品的乐思发展。

乐器编制除了独奏小提琴,乐队部份有长笛二支、双簧管二支、单簧管二支、大管二支、圆号四支、小号二支、长号三支、定音鼓、小鼓二个、大鼓、钹二个、三角铁、锣、钢片琴、竖琴和弦乐合奏。打击乐器用了不少。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4/4拍子 ,奏鸣曲式
调性虽不明确,但由B大调开始,并以B音结束。两个主要主题,以奏鸣曲式处理,结尾前,有长大华彩乐段。其中有很少的段落,要求独奏小提琴奏出1/4音程的变化,管弦乐方面也有新奇奏法的尝试。

开始时六小节引子实时带来富于灵感的新意,继续不断的竖琴和弦与低音弦乐器的拨奏,为民歌风的第一主题的进入预先做了铺垫,低音弦乐器拨奏的五音动机(B-升F-A-E-B)亦是整部协奏曲的主题素材来源。引子后独奏小提琴奏出歌唱性主题,由一个短小的四度动机的扩展倒影结构组成,虽非民间曲调,但有鲜明的匈牙利风味,这是巴托克多年从事匈牙利民间音乐研究,将自己的精致风格融入来提升民间音乐的手法。

这一主题以变奏方式初步展开后,独奏小提琴的音乐不断迸发出富有技巧性的点缀色彩 ;连接段却是带有狂想式的新乐思。随后出现与第一主题产生对比效果,仍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题,依然由四度动机构成,且以巴托克作品中十分罕见的完整的十二音音列,但又具有明确的调性写成。(但这里的十二音列同勋伯格正统的十二音体系以及密切相关的无调性,实质上并没有什么联系)这两个主题经过发展部,进入再现部的手法,是典型古典协奏曲的形式,可是这个四度动机,又成为后面两个乐章的主要元素,且是第三乐章的第一主题,几乎类同。

发展部主要发展第一主题,可分成两大段,前段壮实有力,后段变得更为抒情。整个发展部中最美妙的部分是以竖琴、钢片琴和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及其在高音区闪烁的颤音演奏组成的精美背景音乐拱托,由独奏小提琴咏唱出逆行的第一主题。再现部仍从独奏小提琴的第一主题开始,但移高八度奏出,较前柔和、安详。再现部充满新的变化,意境同呈示部迥然有异,和声效果更引入注目,音色也有全新设计,整个弦乐器组用强力拨弦使弦线弹击指板发出噼啪声响,在长大的华彩乐段开始时,巴托克还让独奏小提琴进行四分音(半音音程的一半)的首次试验(在乐谱上用朝上或朝下的箭头表示)使变化多端的华彩乐段增添色泽。在充份发挥小提琴独奏的华彩乐段后,在一个激烈的乐队短乐句结束此一乐章。

第二乐章:平静的行板,9/8拍子,变奏曲式
根据十一小节的主题谱成的变奏乐章,虽是古典式,可是主题后的六段变奏,除一两个例外,几乎都严守着十一小节的长度,非常特别。这可说是整部协奏曲中的珍品。在巴托克作品中,除某些钢琴曲中的小变奏曲,这是唯一的一首传统变奏曲式作品,其中六个变奏之间用调性、速度或节拍(9/8)来分隔,各段变奏大致上只做速度与音型的变奏,有时以卡农式登场,有时变成诙谐曲,也可听出性格上的变化。 乐章基本主题具有鲜明民间音乐特点,由 独奏小提琴奏出,可爱而温柔,带有感染力的忧郁色调,开头部分却令人联想到勃拉姆斯,特别是他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主题的第一变奏(un poco piu andante),以旋律自由装饰方式来变化,只用低音提琴和定音鼓伴奏。巴托克的配器相当独特,只用圆号及其他铜管乐器,但打击乐器发挥奇迹般的作用,定音鼓甚至被当作旋律乐器使用。第二变奏(un poco piu tranguillo)把主题分割为若干个独立单位,并同伴奏中竖琴的绚丽乐句(还有木管乐器和钢片琴)交相辉映。第三变奏(piumosso)相当特别,独奏小提琴音响因始终采用双音而增厚,节奏型又很强烈、粗野。在第四变奏(Leuto)中主题先由低音弦乐器奏出,独奏小提琴只是围绕着它进行技巧性装饰,一直到这段变奏近结束时,独奏小提琴才重又夺回原来属于它的旋律,并同其他弦乐器进行卡农式交织。在第四变奏抒情的结束后,接踵而至的是快速的诙谐性第五变奏(Allegro Scherzando),这时,独奏小提琴在滑奏的竖琴、飞驰的长笛、闪烁颤抖的小鼓和三角铁组成的音乐拱托上诙谐地跳跃,音乐结构精致。第六变奏(cobodo)的主题技艺高超地转化为舞曲,独奏小提琴上的曲调分解为叮当作响的装饰音型,伴随的是弦乐器拨弦组成的进行曲般节奏,定音鼓和小鼓改用木槌敲击,加强进行的效果。这一幻梦般的段落后,主题移高八度,在独奏小提琴上重现,加入的三个独奏小提琴、竖琴和钢片琴交织在一起,最后,乐章结束时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的主题片断,营造出一个很美的境界。

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3/4拍子
终曲的主题素材,包括曲式结构,乐章引子和连接段材料,都源自第一乐章。整个乐章可说是第一乐章经过转化的影像,同时并变得更富动力感。

终曲短小的四个小节管弦乐引子,由第一乐章低音弦乐器的伴奏音型衍化而成,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主题,是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变形,但节奏改为3/4,和弦充满不协和的锐角,听来让人有点难以习惯,可是四度音程的骨架,却给人相当的安定感。同时,音乐进行傲然而富生气,原来充满乐观活力的风格,亦变成节奏鲜明的舞蹈性民歌。终曲第二主题同样从第一乐章第二主题变化而来,因此,前后两个乐章,显示出巧妙的和谐关系。

发展部也像首乐章一样分成两大段来展开,两个主题以自由奏鸣曲式处理,但乐章的结尾不同,第一乐章在华彩乐段之后只用一个激烈的乐队短乐句结束,第三乐章的尾声首演时虽然独奏小提琴没有“离开”,但只以简短的华彩性乐句和乐队进行热烈的竞奏,在冲向高潮下将全曲结束,而乐曲开始时的五音动机,亦已转化成充满力量的四音短句(B-A-D-B)。当然,亦有尊重作曲家创作原意,采用全曲最后只由乐队演奏来结束的版本。

〔下半场的音乐〕

关于拉赫玛尼诺夫
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于1873年4月1日(俄历3月20日)生于诺夫哥罗德省(Novgorod)奥乃格村(Oneg)的贵族家庭,家境富裕,四岁开始弹钢琴,祖父是位业余钢琴家,是创始“夜曲”的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John Field)的弟子,父亲亦是业余音乐家,但并无寄望他成为音乐家,反之希望他成为军官,但因家道衰落,未能支持他进入高级军校,只有走上俄国贵族之路,才有机会获得奖学金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那年他仅有九岁。

拉赫玛尼诺夫十五岁正式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891年和1892年先后在这两个班上提早一年获得钢琴专业和作曲专业的毕业文凭,而且成绩优异,成为莫斯科音乐学院建院二十六年来,继塔涅耶夫(Taneyev,1875年)和科连先科(Koreshenko, 1891年)之后,第三位获得“金质奖章”的学生,时年十九岁,和塔涅耶夫获奖时同龄。(科连先科获奖时二十一岁)。这枚奖章确认了拉赫玛尼诺夫拥有在钢琴演奏和作曲双线发展的实力。

在学校期间拉赫玛尼诺夫已经写出第一批作品,包括十八岁时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和《青年交响曲》等,并以升C调前奏曲扬名欧美,毕业作品独幕歌剧《阿列科》(Aleko),更获得很高评价,可以说,在音乐学院毕业后,拉赫玛尼诺夫已跻身一流青年作曲家之列,告别他人生第一阶段:音乐学习生涯。

此后在四十四岁之前,可说是拉赫玛尼诺夫为成为专业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不断打拼的第二阶段。他的努力,总会赢得大众的喝彩,但却又总会遭到乐评界的责难,认为他的演奏和音乐创作,仍只是后期浪漫主义的仿效者。但无论如何,他的名声却逐渐响遍全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拉赫玛尼诺夫变得一无所有,举家决定出走,移居国外;后来辗转到了美国,从零开始他人生的第三个阶段,通过演奏和作曲,既为他的后半生积聚了丰厚的财富(其实还有“投资股票”),亦让他在二十世纪的音乐史上留名。

1943年3月28日凌晨一时半,末期癌症在洛杉矶为这位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的一生写下句号,他人生的第三阶段结束,离他七十岁诞辰只有四天。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作品45
拉赫玛尼诺夫也是位杰出指挥家,更是一位在钢琴艺术史上留名的演奏大师。《交响舞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晚年作品,于1940年面世,和上半场巴托克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诞生的时代相近,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云密布之时。

1939年夏,拉赫玛尼诺夫在瑞士的伊万诺夫卡度假,欧洲局势日益紧张,战争随时爆发,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告别辛苦经营的第二个温馨家园,离开欧洲,八天后大战爆发,出嫁不久的爱女却在法国陷入德军占领区下落不明。拉赫玛尼诺夫陷入担忧、惶恐和痛苦中,健康也不佳,以为再难创作了,但一年后却写出这部《交响舞曲》。那可是他以每天写作十三小时,在不到两个月内完成的作品。这部新作品特别为1940年10月费城管弦乐团的拉赫玛尼诺夫音乐节创作,题献给乐团的音乐总监奥曼第。

关于这部作品,作曲家曾说过:“最初我想将这部新作品简单地叫做《舞曲》,但怕大家以为我为爵士乐队写舞曲,会以为拉赫玛尼诺夫的脑袋出了问题……”这话听来耐人寻味,简言之,拉赫玛尼诺夫指出这三首舞曲并非伴舞的音乐,而是有着深刻哲理内涵的交响音乐,是要用脑袋来思考来欣赏的音乐。

《交响舞曲》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以一定的节奏韵律为基础,但除第二乐章,其余都并不一定具有鲜明的舞曲特征。所以,准确一点来说,这是一部哲理性构思的组曲或交响乐,而非一般观念中的舞曲音乐。

拉赫玛尼诺夫经历过三次革命两次大战,又享有光辉成就,一生相信命运,恐惧死亡,死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他对人类命运、人生意义等哲学命题,思考的烙印,到晚年时便都企图融入他的音乐中;为此,便曾意图在这部作品的每个乐章加上暗示人生阶段的标题:“清晨”、“正午”、“黄昏”,或“白昼”、“黄昏”、“午夜”,但最后他又打消了此一念头。

这部作品的构思,是悲剧性的,是作曲家多年来一直在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有不满、痛苦、强烈的抗议,找不到出路的无奈和疲惫不堪,直率的情绪表达有时会给讪笑打断,变成焦急和痉挛般的丑态。乐曲旋律抒情动人,但同单调而机械的节奏结合在一起,形象显得离奇可笑。

第一乐章:不甚快板
进行曲节奏,是全曲最明朗的乐章,充满朝气和毅力,旋律由一些短小的音调组成。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简短引子开始。主题以木管奏出,此一主题未及展开,立即被铜管乐器和大鼓奏出的猛烈的凶兆打断,整个乐队发出强硬和弦,定音鼓猛击,似夜半惊魂。紧接着,托卡塔式的进行曲,乐章中间部分是抒情如诗的风景。萨克斯管以女中音般的音色唱出深情的旋律,散发着俄罗斯田野的诗情画意,令人醉心的芳香气息!安宁、和谐、从容、与世无争、无忧无虑。基本主题再现,直到乐曲结束。乐曲末段,在钟琴、竖琴和钢琴的清澈伴奏下,在弦乐器声部出现他早年所写的第一交响曲中的古俄罗斯曲调主题,但已没有年轻的热情,而是经过时间历练的睿智老人对往事回忆的哲理思考,是对遥远的、不安但亲切的青年时代的回忆。

第二乐章:流动的快板(圆舞曲速度)
属于“忧郁圆舞曲”(Valse-trise),是交响化、戏剧化的圆舞曲,带有异国情调和诗意,精致的色彩变化。铜管乐器吹出撕裂人心的和弦,开场号角声引来的是不寻常的舞会。背景气氛却难轻松,总是郁郁寡欢,提防着不测厄运,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情绪和阴暗的感情,是经历苦闷、不安、困倦的狂热和暴风雨,一种难以幸免的死亡的颤栗。

乐曲的基本主题经过长笛和单簧管的轻飘乐句,故意模仿的圆舞曲节奏,最后才由英国管、双簧管和小提琴相继奏出,但伴奏时断;乐曲中段显得更为紧张,又有叹息、悲泣和呻吟;机械的节奏型贯穿,失去率直和纯真性格。后来圆舞曲旋律的简短音型,导入第一段音乐素材再现,圆舞曲的旋律进行时被铜管乐器打断,最后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第三乐章:非常慢的-活泼的快板
这是俄罗斯音乐中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幻想性的基格舞曲,触及死亡的永恒主题。乐曲开始全乐队轰然一击,奏出呆板、昏暗的和弦,呻吟般的下行旋律,来自《愤怒的日子》开头的音调,惊心动魄,黑暗的妖魔世界,悲叹、呻吟、挣扎、哀号。不时穿插绝望的呼喊、弦乐器阴暗的圣咏曲调,或者葬礼的钟声。机械般的进行,死气沉沉般僵化,《愤怒的日子》动机亦被扭曲成奇形怪状。小过渡后,终曲第一主题重现,《愤怒的日子》的动机改成了紧张的三连音,先由小号,然后由圆号,最后整个乐队奏出,音响庄严,具有俄罗斯教堂音乐的风格特点,又加上意想之外的重音,成为对抗的强大力量。最后以可怖的狂潮震耳欲聋的冲击作结,生活的结局—巨大悲剧的结论,诉说远离祖国处身异域的孤独和消极心情。

俄罗斯人的性格,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命运,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中心主题,梦萦魂牵的伴随着他度过一生,他这首“为头写的舞曲”,正将这种种全都涵盖了。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