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201410

音乐周报:十年澳洲,广交重访

9月19日和22日,广州交响乐团分别在悉尼音乐厅和堪培拉卢埃林音乐厅举行两场音乐会,这是广州交响乐团第二次赴澳进行访问演出。广州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林大叶表示,乐团这次重访澳洲,与上一次相距十年,当地观众都有很大期待。他说:“特别是音乐界,都对乐团这次重访很重视,这十年中国变化很大,乐团到访已非只是代表广州,更是代表中国的形象。为此,两场演出都获得各方赞赏与肯定,无论是音乐界、华人、外国人都能透过这两场演出看见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的成果。”

于1957年建团的广州交响乐团,是迄今为止惟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乐足迹”的中国乐团,此次亦是陈擎去年由副团升任团长,接替余其铿后,乐团的首次外访。9月19日在悉尼的首场演出,是广东省与新南威尔洲结为友好城市三十五周年特别举办的“悉尼·广东文化周”的活动,9月22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第二场演出,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的表演。两场都是带有隆重庆典意义的演出,这对“身经百战”的广交来说,仍有压力吗?

陈擎的回应是:“压力不可能没有,但与2001年乐团在叶咏诗指挥下,首次到访欧洲时,确是已很不一样。当年广交是中国第一个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地方乐团(之前只有一个国字号乐团在此演出过),紧张得不得了。这种紧张,其实是自信不够。当时我在乐团中吹奏双簧管。2004年乐团首次到访澳洲,那时我亦在乐团中吹奏双簧管,这种紧张心态仍有。直到2008年、2009年间的出访演出,才感觉到大家轻松了很多,每次演出就如在广州的音乐会一样,甚至更好这种心态的转变,正是在于乐团综合实力有了极大提升,加上外访经验多了,信心自然强了。”

输出中国作品

林大叶自2010年9月出任广交常任指挥以来,四、五年间已先后带领乐团出访过泰国、澳门、新加坡、台湾地区以及欧洲多个国家。他认为这些外访活动,一方面要展示乐团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去学习吸收。他说:“对乐团团员来,过往更多的是去学习吸收,现在乐团水平提升了,特别是此次外访,这两方面已趋平衡,已有足够自信到国际上展示我们作为一个优秀交响乐团的实力。过去外访演奏的几乎全是中国作品,很难证明乐团实力,这次两场音乐会都以德沃夏克的经典作品《第九(新世界)交响曲》作为大轴,可以让大家真正得以比较。”

这次两场音乐会还安排了四首中国作品,林大叶说:“这次除了应主办方要求,在堪培拉演出“梁祝”,当晚还演奏了现居美国的华裔作曲家周龙于1992年所写的琵琶与乐队《霸王卸甲》。在悉尼除了开场热身演奏了亨德尔的《皇家烟火音乐》序曲,还演奏了北京作曲家郭文景2007年为弦乐团创作的《中国民歌组曲》,和去年才面世的由赵麟创作的大提琴、笙与乐队协奏曲《度》。这四首不同年代的中国作品,都很有代表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输出。”

每次外访都是学习

林大叶认为现在广交外访的高水平表现,是“站在巨人肩上”所取得的,言下之意是过往的音乐总监、客席指挥为乐团打下很好的基础。不过,林大叶也很坦率地指出,广交如与国际一级大乐团比较,差距仍是有的:“尽管现在较过去更有自信,差距仍存在,但这不在于音乐技巧上的欠缺,而在于对西方生活、西方文化的理解。为此,广交每次外访,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陈擎指出,十年前广交到访澳洲的团员中,大概只有二分一仍留在乐团中,可见乐团这十年间已有了新一代的接班人。他说:“现在的乐团团员平均年龄只有39岁,但乐团的历史感和传承仍得以充分体现。”对此,林大叶还做了些补充“这十年间中国变化很大,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广交的团员更替也大,广交的老音乐家留下很多很好的传统,将很正面的东西给下一代,如对待排练的正确态度、严谨程度没有丝毫改变。现今中国年轻一代演奏者的音乐基础较以前更好,大家也能尊重前辈音乐家。这些老音乐家在技术上可能不及年轻人,但他们的工作态度却获得大家尊重,团员们相处融洽。外访时团员相处时间较多,更能加强大家的关系。”看来这正是广交每次外访都能取得良好成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撰文:周凡夫 / 摄影:王轩宇

报道资料来源:音乐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