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远,大管
看点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938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 12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23.3. 18(星期六)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水蓝
大管:陈定远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海顿主题变奏曲,作品56a
1.主题:安东尼圣咏 行板
2.变奏1 :稍再活跃些
3.变奏2 :更有活力
4.变奏3 :稍快的
5.变奏4 :稍快的行板
6.变奏5 :充满活力地
7.变奏6 :充满活力地
8.变奏7 :优美的
9.变奏8 :不过分的急板
10.终曲:行板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
F大调大管协奏曲,作品75
1.不太快的快板
2.柔板
3.回旋曲:快板
大管:陈定远
—— 中 场 休 息 ——
乔治·格什温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乔治·格什温(罗伯特·拉塞尔·贝内特 配器)
《波吉与贝丝》交响音画
〔上半场的音乐〕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作品56a
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写于1873年夏天,当时在德国巴伐利亚的小城图斯灵(Tutzing),曲子采用变奏曲形式,散发着浪漫风格,自由驰骋,具有新颖的感情色彩与鲜明的性格特征。变奏曲采用海顿的音乐主题,出自奥地利朝圣歌曲《圣安东尼赞歌》(Chorale St Antoni),故又名《圣安东尼变奏曲》(Saint Anthony Variations)。海顿在1780年写作降B大调管乐嬉戏曲时用了这个流行音调,大家称之为“海顿主题”。1870年,勃拉姆斯从海顿研究专家,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谱管理员卡尔·费迪南德·包尔(Carl Ferdinand Pohl)那里发现这个主题,被其庄严而意蕴丰富的旋律感动,立即抄录下来。三年后,完成了著名的海顿主题变奏曲,包括八段变奏及一段终曲。首先出版的是双钢琴版,编号作品56b,继后才出版管弦乐版,编号作品56a。乐队版本于1873年11月2日由作曲家本人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首演,至今仍是经常音乐会上不时演出的曲目,但双钢琴版本相对较少演出。
这部变奏曲是西方音乐史上最早的仅有的几部大型变奏曲之一,勃拉姆斯在曲中展现出熟练精深的乐队创作技巧,及对古典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由于该曲在他所写的千锤百炼的第一交响曲完稿前夕脱稿,所以亦有人称这是勃拉姆斯交响曲创作的“前奏曲”。
乐队配器除弦乐五部,双管编制的木管,另加短笛、低音大管、四支圆号、两支小号,还有定音鼓及三角铁。
1.主题:圣·安东尼圣咏 行板(Theme: Chorale St. Antoni. Andante)
乐曲主题开始便由木管组依次奏出,弦乐以轻巧的拨弦拱托,清简的配器色调,与规整的和声进行,有如庄严静穆的朝拜行列行进,较为简略的配器,为随后的变奏留下发展空间。
2.变奏一:稍再活跃些 (Variation I: Poco più animato)
速度转为稍快,以对位法写成,结构较繁复。大管、圆号和定音鼓沉稳地奏出固定主音,像钟声一样在各类乐器上响起。弦乐以流动音调拱托着远处的“钟声”。主题主要在弦乐组及木管组交替推进,在大小调交替中融成一片扑朔迷离的色彩。
3.变奏二:更有活力(Variation II: Più vivace)
生动的快板。情绪有所发展,强烈的附点节奏,主题变得有力,变奏主题音型全由木管组(主要是大管和单簧管)奏出,弦乐发挥装饰作用。符点节奏型贯穿整段音乐,为此,色彩虽较暗,但情绪轻快开朗,富于动力感。
4.变奏三:稍快的(Variation III: Con moto)
以主调和声技巧为主,亦加有对位手法。主题旋律保持主题轮廓,首先由双簧管和大管相隔八度奏出,随后由小提琴及中提琴接上,悠长的旋律,流畅温婉,速度平稳,节奏规整,带有浪漫曲的美感。变奏后半段,圆号和大管对话,小提琴声部有新的动机,旋律由大调转向小调,然后导入第四变奏。
5.变奏四:稍快的行板(Variation IV: Andante con moto)
节奏变为八三拍子,并转回阴郁小调色彩中,先由双簧管及圆号奏出主题,音色特别,伤感婉若的旋律像一曲悲歌。主要以对位法创作,由于调性改变、节奏改变,几乎完全改变了主题的面貌与性格。
6.变奏五:充满活力地(Variation V: Vivace)
节奏与速度骤然增快,顿音结构的变奏旋律,先后在木管、弦乐上快速飞快奏出,有如炽热火焰,烁烁闪光,具有蓬勃向上的推动力量。又如“钟声”的固定主音,以同音反复形式急速出现。“钟声”的浑厚音响消失,更像晶莹的露珠,叮咚作响。切分音的使用,和短笛的效果,带有谐谑和幽默味道。
7. 变奏六:充满活力地(Variation VI: Vivace)
同样是快速的变奏,主题由圆号及木管乐器奏出,旋律跳跃,带有生气,和谐谑曲特点。弦乐组奏出低音,规整地再现主题后,后半部乐队全奏,形成强而有力的澎湃热流,成为热情的欢歌高潮。
8.变奏七:优美的(Variation VII: Grazioso)
速度转慢,优雅充满田园诗意,前半部分以下行音阶作背景,主题由长笛、中提琴、大管,及小提琴接续演奏。弦乐奏出如歌的变奏旋律,色彩明亮典雅,有如一片春天绿野;长笛声音十分迷人,有如莺叫鸟鸣。
9.变奏八:不过分的急板(Variation VIII: Presto non)
最具特色的变奏,弦乐组全加上弱音器,以弱奏方式奏出变奏旋律,音响薄弱,色彩阴暗,散发着不祥感觉,加上以复对位手法创作,乐句仿如精灵般在各声部疾飞而过,时隐时现,孤寂而神秘,为此,亦有人将这段变奏称为“幽灵变奏”。
10.终曲:行板(Finale: Andante)
采用传统的帕萨卡里亚舞曲风格写成,拱托的低音主题,始终顽固地反复着,共有十八次。在此一低音基础上,大家听到的便是气息宽阔的旋律线条,编织而成此起彼伏的复调织体和变化多端的音型。在弦乐与木管的轻弱交替中,乐思不断涌流。铜管乐闯入时,沉思般的平静被打破,情绪变得激动,弦乐组以开阔有力的节奏,完整地再现海顿的主题,以全奏方式呈示出辉煌颂歌般的气势,宏大且庄严有力地将变奏曲结束。
撰文:周凡夫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F大调大管协奏曲,作品75
提起大管协奏曲,人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莫扎特的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青年时代的莫扎特酷爱大管这件乐器,甚至为它写作了至多五部协奏曲,可惜的是如今只有一部传世。此后在游历欧洲时,莫扎特还结识了曼海姆宫廷乐队里的一位大管演奏家格奥尔格·温策尔·瑞特(Georg Wenzel Ritter),他是大管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莫扎特心中最好的大管演奏家,此后他写作的为木管乐器所作的交响协奏曲,就是由瑞特担任大管独奏。多年后,瑞特的学生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布兰特(Georg Friedrich Brandt)也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大管演奏家,加入了慕尼黑的宫廷乐队。1811年,布兰特的乐队迎来了当时音乐事业蒸蒸日上的卡尔·马利亚·冯·韦伯,慕尼黑是韦伯在这一年里足迹遍布全欧洲的大型巡演的第一站。在慕尼黑,他为宫廷乐队的一位著名单簧管演奏家海因里希·贝尔曼(Heinrich Bärmann)写了一首小协奏曲,这首曲子的成功竟然引发了连锁反应,乐队里的音乐家们争相央求韦伯也为自己的乐器写作协奏曲,不过其中唯一成功了的就是布兰特,也许是赫赫有名的大管宗师瑞特门下高足的身份打动了韦伯,后者欣然创作了这首F大调大管协奏曲,于是一部知名度和影响力仅次于莫扎特大管协奏曲的名作由此诞生,然而在大管历史上的开创性意义方面,两者可以说旗鼓相当。
在木管乐器组与双簧片乐器家族中,大管体型最大、音域最低,指法体系较为复杂,这使得为大管写作独奏作品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大管在公元1700年左右就已成熟,此后成为了管弦乐队的常规成员,早在巴洛克时期就得到维瓦尔第、巴赫与泰勒曼等作曲家的广泛运用,特别是维瓦尔第曾写作了多达39部大管协奏曲,其中许多都值得一听。
不过,韦伯的这首大管协奏曲却将这一体裁直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上。考虑到韦伯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几乎只有莫扎特的作品可以作为参考,可以说韦伯开创了用大管演绎浪漫主义音乐的全新时代,二十世纪如百花齐放般涌现的大管协奏曲都是韦伯开创性工作的传承。作为日后彻底革新了德语歌剧创作理念的歌剧作曲家,年轻的韦伯此时已经写了两部相当成熟的歌剧作品,在指挥歌剧演出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也毫无疑问将歌剧的创作理念用在了器乐协奏曲的创作中:在乐曲的第一乐章中,大管在极高与极低音区之间反复游移,犹如一首华丽的咏叹调;第二乐章同样具有歌剧特点,歌唱性与抒情性十足,管弦乐团的声音则起到了铺垫与点缀的作用;在乐章临近结束时,独奏家用一段优美而短小的华彩展现了大管婉转低沉的音色。接下来的第三乐章则展示了独奏乐器在技巧方面的可能性,如果听众是第一次欣赏到大管协奏曲,一定会对其表现力的多样性感到吃惊。独奏家可以灵活地运用气息来吹奏出时而跳跃、时而悠扬的旋律,最耐人寻味的则是其中的抑扬顿挫感,令每一个句子都婉转如歌,而这种迷人的音乐性几乎让人忘记独奏家是在用多么高超的技巧来处理作品里密集的音符,特别是在最后的几个小节里,作曲家将乐器的性能推到极致,营造出如歌剧终曲般恢弘华丽的效果。
撰文:徐尧
〔下半场的音乐〕
乔治·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现代派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1928年间所写的管弦乐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是一部充满极为浓厚的法美情怀的乐曲。首演在纽约,于1928年12月31日由瓦德·丹路殊(Walter Damrosch)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后经导演文森特拍成同名电影,由吉恩·凯利主演,使之更为广泛流传。
此曲开始时以弦乐和双簧管奏出主题,带出一幅朝气蓬勃的画面,仿佛一个美国人以轻快的步履穿梭巴黎的大街小巷。曲中有出租车的响声(格什温在首演时更用上了四个巴黎出租车响声作衬托),而伸缩号的旋律片段暗示该个美国人走过一个舞厅。然后单簧管以走路的步伐奏起第二主题,独奏小提琴更绘影绘声,描绘出一位年轻女士出现。可是,美国人却抵不住一丝乡愁,此时响起了弱音小号奏出的蓝调主题,而这个主题亦成为曲中最耳熟能详的旋律。乐曲结尾令人精神一振,带出的感觉正是让人缅怀巴黎的情怀。
乔治·格什温:《波吉与贝丝》交响音画
格什温(1898-1937)写作以英语演唱的歌剧《波吉与贝丝》,于1935年10月在纽约阿尔文剧院首演,演出了124场才落幕。歌剧中尽管没有直接采用民间爵士乐素材,但却像将真正的民间爵士乐保留下来一样。为此,格什温将《波吉与贝丝》称为“民间歌剧”。
歌剧面世多年之后,在著名指挥家莱纳(Fritz Reiner,1888-1963)的建议下,格什温委托了他的好友作曲家,很多时亦是他的助手贝内特(Robert Russell Bennett),将歌剧的音乐编写成管弦乐交响音画《波吉与贝丝》,于1943年由莱纳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Pittsburgh Symphony)首演。
交响音画《波吉与贝丝》是一个色彩鲜明丰富的作品,有如七彩缤纷的一卷图画。整部作品包括歌剧中的著名插曲,但却没有试图把故事情节,或歌剧大纲绘画出来,所以选用的音乐亦非按照歌剧中的次序来编写。按当年首演时贝纳特对这部作品提供的介绍资料来说,整部音画以十一段音乐构成,便仿如是十一个不同“画面”了。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