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海顿《第一交响曲》和莫扎特《第三十九交响曲》都是古典主义的经典。莫扎特的这部交响曲虽仍有海顿音乐的影子,但其中的诗意和戏剧性却是莫扎特所独有的。相隔150多年后,理查·施特劳斯晚年所作的《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1946),展示了他对双簧管的特别钟爱之情,却以双管小乐队编制,采用古典曲式作成,有回望古典时期的意味。

  • 时间:2019-12-06 20:00
  •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 票价:¥380/280/180/120/80
曲目

自1998年5月音乐季设立以来第1703场音乐会

乐季音乐会 7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2019.12.6(星期五)20:00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双簧管:汉斯约里·谢伦伯格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1732-1809)
D大调第一交响曲
1.急板
2.行板
3.急板

理查·施特劳斯
(1864 -1949)
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TrV 292
1.有节制的快板
2.行板
3.活板-快板

双簧管:汉斯约里·谢伦伯格

—— 中 场 休 息 ——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1756 – 1791)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K.543
1.柔板
2.稍快的行板
3.小步舞曲:小快板
4.终曲:快板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1小时3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导赏

德奥传承 魅力不停
这套满有德奥音乐传承魅力的节目,海顿的第一交响曲和莫扎特的第三十九交响曲(1788年),都是古典主义的经典,莫扎特的第三十九,虽仍有海顿音乐影子,但其中的诗意、戏剧性却是莫扎特所特有的。相隔150多年后的理查·施特劳斯晚年作的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1946年),展示他对双簧管的特别钟爱之情,却以双管小乐队编制,采用古典曲式作成,有回望古典时期的意味呢。

〔上半场的音乐〕

海顿:D大调第一交响曲
在音乐史上被称为“交响曲之父”的海顿,1732年3月31日生于奥地利当年很接近匈牙利边境,莱塔河畔的小村罗劳(Rohrou),1809年5月31日病逝于维也纳。父亲马泰斯(Mathias)是位贫穷车匠,年幼时在近邻的海恩堡(Hainburg)开始学习音乐,八岁加入维也纳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的儿童合唱团。 1759年担任设于多尼卢卡维斯(Dolní Lukavice)的莫尔辛伯爵(Count Morzin)宫廷的乐队乐长,两年后担任匈牙利贵族艾斯特哈基(Esterházy)亲王的宫廷乐长。从1790年后的三十年,在亲王宫廷所在的艾斯特塔特(Eisenstadt)和维也纳渡过。1791年和1794年先后两次应邀赴伦敦,衣锦荣归后,就在维也纳渡过幸福的晚年。

古典派交响曲完成者
海顿是古典派交响曲的完成者,在音乐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但严格地说,他并非“交响曲”的创始者;“交响曲”起源可追溯到很早世代,进展到海顿完成的体裁之前,已经过意大利乐派、曼海姆(Mannheim)乐派和巴黎乐派的不断改革与创造。海顿在交响曲体裁的建立,功绩彰着,在海顿之后,贝多芬承继其样式加入更为深邃的精神内容,交响曲音乐跃入更高境界。贝多芬以后器乐发达,管弦乐团的表达力大大加强,但不再有伟大的音乐精神开拓者出现了。

在海顿交响曲体裁建立之前,交响曲是以舞曲、组曲或合奏协奏曲衍生出来的多乐章器乐合奏曲,后来海顿承袭由曼海姆乐派确定的四乐章制。第一乐章确定用奏鸣曲式写作、奏鸣曲式的发展、动机的展开方法,和展开部的处理方法亦被确立;第二乐章用慢板作成,海顿经常取用民谣或童谣,使慢板乐章充满亲切情调;并在第三乐章中按照曼海姆乐派习惯采用小步舞曲,那其实是取用奥地利地方色彩浓厚的兰特勒舞曲(Ländler)般的音乐作成;终乐章则采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以舞曲般轻快明朗的性格,以求产生终止时的满足感。

这种构成交响曲全曲各乐章的样式,大部分都是由海顿确定并完成。直到今日,除极少部分稍有变更,这些体裁,仍适用于室内乐曲和奏鸣曲的创作。 此外,海顿把当时在合奏中使用的和声乐器羽管键琴(harpsichord,古钢琴、钢琴前身),逐渐从交响曲中摒弃不用,使管弦乐中各声部都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海顿以这种方式写作的交响曲,总数达一百多曲,虽然今天仍经常演奏的仅有二、三十首,但在他的交响曲中,到处流露乐天的性格,明朗的嬉谑意味,都很亲近。今天海顿的作品较少演奏,原因只因音乐“过于纯粹”,演奏与表现不易,“欠缺”现代人喜欢追求强烈的官能刺激。
海顿在三十岁前后的壮年时期,才开始写作交响曲,在1759年写作了第一交响曲,到最后一首1795年写的《伦敦》交响曲,全是因为有演奏需要才创作,晚年的十四年间,因没有这种需要,便不再写作交响曲。

海顿是一位敏锐而且能适当地接纳外来影响,并以之充实与滋润自己的音乐家。他少年时所受的民谣熏陶,得自双亲;双亲都是地道的音乐爱好者。在维也纳度过教堂诗班的歌童生活时,得以学习宗教音乐;初期作品中,也显示受到当地维也纳某些作曲家的影响。此外,他还得到意大利交响曲、斯拉夫与匈牙利民谣的启导。

海顿的一百零四首交响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为担任艾斯特哈基亲王的乐长时,为宫廷乐团所作的小规模作品,此期的作品到《告别》交响曲时,达到颠峰;第二期是为巴黎乐团写作的一连串交响曲;第三期为旅游英伦时所作的一系列交响曲,这些作品统称为《沙罗蒙》交响曲或《伦敦》交响曲。无论是曲式还是内容,均达到圆熟的最高境界。

海顿的D大调第一交响曲,1759年在多尼卢卡维斯(Dolní Lukavice)完成,应是为他担任乐长的莫尔辛伯爵(Count Morzin)宫廷乐队演奏所写。虽然海顿生前确认这是他的第一部交响曲,但后世学者并不确定这是否真的是他创作的第一部交响曲,甚至有人认为这应是海顿当年所写交响曲最早幸存下来的一部。全曲演奏长约十三、四分钟。这部交响曲的手稿现存于温富伦堡(Von Fuernburg)及圣霍里伦修道院(St. Florian Monastery)的图书馆中,手稿上的日期是1757年和1759年间。编制是弦乐、双簧管(亦可用长笛)、圆号各二支,大管及羽管键琴(harpsichord)。

第一乐章:急板、4/4拍子、D 大调
86小节的急板音乐,以奏鸣曲式写成。以曼海姆式(Mannheim)强烈的力度对比,和恰当的渐强渐弱开始,最后以带有力量感的和弦结束。

第二乐章:行板、2/4,拍子、G大调
78 小节的慢板音乐,以弦乐和羽管键琴等键盘乐器的通奏低音(continuo)奏出,带有加沃特舞曲(gavotte)的轻盈及舞曲起伏节奏,愉悦开心的音乐。

第三乐章:急板、3/8拍子、D 大调
简短的终章,是81小节以奏鸣曲式写成的急板音乐。开始奏出的主题充满活力生气,副题更多了点装饰性,整个乐章富有动力能量,展现出这位未来的“交响乐之父”拥有的无比音乐才华。

理查·施特劳斯: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TrV 292
理查‧施特劳斯(1864-1949)是从十九世纪末跨越进入二十世纪,对人类音乐发展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作曲家。施特劳斯在世时更是一位指挥大师,对确立现代指挥艺术作出重大贡献;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是施特劳斯年晚年(八十一岁)的作品,写作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时刻。

战后的双簧管协奏曲
1946年1月25日在瑞士苏黎世首演的《变形》(Metamorphosen),是理查‧施特劳斯最后一首交响诗,一首为二十三个弦乐器所写的作品。相隔仅一个月左右的2月26日,施特劳斯另一首新作品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亦在苏黎世面世,由安德烈埃(Volkmar Andreae)指挥苏黎世音乐厅乐团(Tonhalle Orchester),联同双簧管家萨历(Marcel Saillet)演出。

《变形》是在战争快结束时所写。当时德国面临战败,施特劳斯生活过的几个城市,都几乎被盟军空军不断轰炸夷为平地,《变形》正是施特劳斯面对着颓垣败瓦的惨况景象,心中无比复杂,难以言喻的情感,是他对第二世界大战的自省和自我检讨。但在相近时间孕育的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却可视作为一首纯器乐作品来欣赏,这可以说是展示施特劳斯在木管乐器中对双簧管的特别钟爱之情。然而该曲的诞生仍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具有密切关系。

话说当年施特劳斯居于德国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的加米施(Garmisch),当时进驻该地的美军部队中,有位美国双簧管手兰西(John de Lancie), 是匹兹堡管弦乐团(Pittsburgh Orchestra)的双簧管首席,他特别到施特劳斯家中拜候,在详细交谈的过程中,曾邀请大师为他创作一首双簧管协奏曲,奈何大师当时很直接了当地响应了:“不”。然而,此一创作意念却在大师脑海中很快便酝酿成熟,该首双簧管协奏曲也就得以紧随着《变形》在苏黎世面世。

世事难料的是,施特劳斯虽然将这首协奏曲美国首演的权利交给兰西 ,但兰西战后重返美国,却跳槽加盟费城管弦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但一直没有机会演出该曲,后来便将首演权转让给一位年轻的双簧管友人,与CBS交响乐团在纽约首演。 这位双簧管手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音乐制作人,和电视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米奇·米勒(Mitch Miller)。至于兰西三十年后才升任费城管弦乐团的双簧管首席,到退休后才有机会演奏这首作品,和将之录制成唱片。

这虽然是施特劳斯八十岁后的晚年作品,却以双管编制,采用古典曲式作成,是小乐队编制,三个乐章结构,但像单乐章乐曲那样不停地接连演奏,长约二十五分钟。

第一乐章:有节制的快板、D大调、4/4拍子
是古典奏鸣曲式的主要乐章。D大调的主题到第二主题时改在A大调出现,由此形成调性变化的对比。

第二乐章:行板、降B大调、3/4拍子
是一个歌谣性质的乐章。充满施特劳斯特有的旋律美,末段曲调式的华彩乐段,以颤音直接引入级最后乐章。

第三乐章:活板-快板、D大调、2/4拍子
是朝气蓬勃的回旋曲。结尾前,奏出一段快乐的圆舞曲,最后才是华彩乐段与结尾。

〔下半场的音乐〕

莫扎特: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K.543
1788年夏天,莫扎特仅花了六周便创作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三部交响曲,第三十九、四十和四十一号,是他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总结,亦是他全部交响曲中至为出色的三部作品。这三首乐曲虽然在极短时间内连续完成,但内容丝毫没有重复的元素,每部作品都各有鲜明的特点。第三十九充满舞曲性旋律节奏,第四十真诚感人,抒情优美,而第四十一的终章,雄伟壮丽,由此更获得《朱庇特》的别称。

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写于1788年6月26日。总体而言,这是带有海顿风格影子的作品,大部分主题都带有舞曲性,及带有风俗性的气氛,很易便让人想起海顿的音乐。不过,该曲仍深具莫扎特音乐所特有的诗意,也有相当程度的戏剧性,都有别于海顿的交响曲。

第一乐章:柔板、奏鸣曲式
从一大段戏剧性的慢引子开始,气氛庄重悲壮,雄伟而匀称的步调,具有进行曲的动力性,是从生活舞蹈音乐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戏剧性风格。短短三小节中,急剧转换的大幅度力度变化,带有附点节奏,以及圆号和小号的音响效果,都强调引子的戏剧性气氛、英雄性的形象,和带来紧张感。

呈示部第一主题(主部主题)相当典雅,与引子英雄性的气氛形成明显对比。这个具有维也纳圆舞曲优美、抒展、载歌载舞的舞蹈主题,也发展成英雄气概的形象。第二主题(副部主题)可说是第一主题的展开,也是圆舞曲式,具有维也纳风俗歌曲风格;除调性的对比,其他方面两个主题都颇为接近,并没有构成对比。反而是连接部所带有的英雄性力量,与主、副两主题相抗衡。
发展部英雄气概和戏剧性的重要发展部分,与民间舞曲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一乐章中,对比的形成不在于两个主题之间,而在于两个主题和引子、连接段和发展部之间。整个乐章的情绪明朗、乐观,具有不可遏止地向前奔腾的特性。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复三部曲式
前后两部分仍然保持第一乐章的舞曲风格,悠缓、抒情的咏唱,行板速度,显得十分深情,也带有深刻哲理色彩;附点节奏和均匀沉着的进行步调,使音乐稍稍带有几分进行曲特点,再加乐节之间的休止,抒情的行板便富有特别意味。
中段仍以附点节奏为特点,和主部四平八稳不同,在附点节奏中结合着大跳音程,同时,又以十六分音符与十六分附点符的休止,打破四二拍的节拍规律,带有激动人心的戏剧因素。中段反复两次,第一次在f小调上出现时,已带来戏剧性因素,第二次在c小调再现,这种戏剧性更为激动。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小快板、三部曲式
最著名的乐章,用三段曲式写成的小步舞曲,和这种古老舞曲轻快、流畅的特点不同,赋与雄壮的力量,大幅度的跳进,强而有力的顿音,以及鲜明的力度对比,是雄壮的凯旋曲调,在传统小步舞曲中,很难找得到如此强健、充满活力的力量。中段是一首奇妙的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具有柔媚魅力,典型奥地利农村舞曲的曲调,单簧管担负重要声部,在弦乐的背景下,奏出极为甜美的旋律,每一个乐句的结束,长笛又不时吹出像回声一样的高八度响应,带有奥地利民间音乐风味,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岁月。

第四乐章:终曲、快板、奏鸣曲式
最后乐章舞蹈性,没有鲜明的特点,从头到尾都是快速的舞曲。舞蹈性主题运用上却颇为别致。终曲只选用了这个舞蹈性主题,贯穿在整个奏鸣曲式结构中,快速的发展,巧妙的结合,主题动机在广阔音域和不同乐器之间传递,让整个终曲充满着谐谑、幽默与欢乐。

撰文:周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