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鸣,小提琴
看点
乐季音乐会6
2017.12.15(星期五)20:00
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
指 挥:亚龙·特劳布
小提琴:柳鸣
演 奏:广州交响乐团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莱奥诺拉》第三序曲,作品72b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
1.很热情的快板
2.行板
3.不太快的小快板-很有活力的快板
小提琴:柳鸣
—— 中 场 休 息 ——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作品55
1.有活力的快板
2.葬礼进行曲,非常慢的柔板
3.谐谑曲,活泼的快板
4.终曲,很快的快板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1小时5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刚柔并济 美艺升华
贝多芬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时,当时门德尔松(1809-1847)十八岁,在乐坛上已有美名,已写出至今在音乐会中仍经常演奏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十七岁时完成)和弦乐八重(十六岁作品)。门德尔松生于富裕的犹太人银行家家庭,祖父是有名的哲学家,父母热爱艺术,门德尔松能讲多国语言,同时钻研文学、音乐和绘画,都极有天分,是欧洲音乐史上少有的幸福音乐家,他的人生与长期处于生活的洪流中与命运抗争的贝多芬,可说是很大的对比,在音乐上亦很不一样。在这场音乐会中选奏的两首贝多芬作品,充满英雄式的戏剧性情节和活力,充满男性力量,散发着激励人心的精神;另一首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却是一首完美、具有很强魅力、本质带有女性柔美高雅、充满幸福感的浪漫派杰作,音乐中的诗情和境界,是人人都会憧憬向往的梦境,难怪无论是选小提琴协奏曲的“三大”,还是“四大”,门德尔松这首作品都必然入选。不过,切勿将贝多芬和门德尔松的音乐“简单化”而对立起来,这场音乐会的三首作品,贝多芬的乐曲确是充满男性力量,但其中亦不乏柔美之音;门德尔松的协奏曲则是在诗意柔情中,亦隐含着无比坚韧的力量。事实上,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刚柔并济,艺术的美才能升华,才能更为动人。
这三首浪漫派作品都是贝多芬和门德尔松三十多岁后,人生步入完全成熟期的作品。贝多芬1802年完成第二交响曲后,耳聋日益严重,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使他一度在维也纳近郊企图自杀,并已给他的两个弟弟,卡尔和约翰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幸好后来度过这段人生低潮,亦迎来他创作中的新阶段,也就是随着而来的十年(1803-1812年),成为他创作的鼎盛期,写下了不少重要作品,包括这场音乐会演奏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和第三《莱奥诺拉》序曲,此外还有第四至第八,合共五首交响曲,第十八至二十六的九首钢琴奏鸣曲,第四至第五的两首钢琴协奏曲,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歌剧《菲黛里奥》等等;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是他创作生涯中最后一部大型作品,可以说,这都是两位作曲家早已深明艺术创作,刚柔并济之道的乐曲,那就让我们全情投入到两位音乐大师将艺术之美升华的境界中吧。
〔上半场的音乐〕
贝多芬:《莱奥诺拉》第三序曲
贝多芬一生仅完成《菲黛里奥》一部歌剧,于1805年11月20日在维也纳歌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以三幕版本首演,当时维也纳被拿破仑大军占领,贵族都回乡避难,结果歌剧首演以失败告终。但贝多芬仍极具信心,前后将这部歌剧修正三次,而且每次各写一首新序曲。最初三次演出的歌剧都以《莱奥诺拉》(女主角原名)为名,前三首序曲就分别称为第一、第二与第三《莱奥诺拉》序曲;但写作顺序与编号并不相同,最早写的是第二号(1804-05年),接着第三号(1806年),最后才是第一号(1807年)。第四次上演时,歌剧名称才改为《菲黛里奥》(即女主角的化名),因此第四次写作的序曲就称为《菲黛里奥》序曲(1814年)。
歌剧的故事据说来自真人真事,话说西班牙贵族弗洛列斯坦与监狱长结怨,被捕入狱,其妻莱奥诺拉扮成男子,化名菲黛里奥入狱打探丈夫下落,谋求营救,终得脱险的过程。
贝多芬为《菲黛里奥》所写四首序曲中,以第三《莱奥诺拉》序曲表现力最强,亦是最为著名的一首:此曲于1806年3月29日,在维也纳歌剧院上演,该部歌剧的修订版时同时首演,非常壮丽而富戏剧性,采用了歌剧中的音乐主题,把歌剧内容情节在序曲中作出了概括表达,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戏剧性的冲突,都展示出歌剧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现时在歌剧《菲黛里奥》演出时,开场演奏的多是最后写成的《菲黛里奥》序曲,第三号《莱奥诺拉》序曲,常放在第二幕之前,或者放在第二幕第一和第二场之间,作为幕间曲演出,有时甚至放在终场之后演奏。不过,更多的是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出,成为贝多芬所有序曲中最常演出的一首,有时甚至有人把它称作交响诗。
序曲是奏鸣曲式结构。开始是慢板的序奏,由木管乐器与弦乐器奏出,阴沉森严,象征阴森的地牢和弗洛列斯坦的沉重心情,由单簧管与大管奏出取材自歌剧第二幕第一场中弗洛列斯坦的咏叹调《人世间的美和青春》的旋律,并由长笛和弦乐器加以发展,回忆青年时的快乐生活和赢得所爱的人的芳心,旋律结合了坚定的信念和安详的心情,但带着隐隐的悲痛,结尾时呈现不安转调,于强弱交错中停止。随即进入主部快板的奏鸣曲式,由小提琴奏出曲调优美,情绪开朗、愉快且富有力量的第一主题,表现出莱奥诺拉为救丈夫的决心和勇气。这个主题经过发展,长笛和小提琴奏出第二主题,旋律从弗洛列斯坦的主题发展出来,悲伤地啜泣般出现,悲叹之声一直持续,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感伤中仍可以感受到弗洛列斯坦充满希望和自信。
呈示部跃入高潮后,进入发展部,音乐渐趋急迫,突然传出小号在幕后奏出的高鸣号音,营造出带有真实的空间感,是贝多芬的创举。这个号音是歌剧中宣告调查弗洛列斯坦失踪案的司法大臣已抵达监狱的信号曲,也是弗洛列斯坦即将获得自由的讯号。在号音反复吹奏,欢乐之情逐渐高涨后,乐曲进入再现部,部分主题在欢乐的气氛中再现,但悲叹的第二主题再现时,很快便被扬弃。进入后面急板时,以第一主题作中心灿烂地开展,尾声在狂喜的跃动中,欢乐已升腾为对忠实爱情和英勇精神的赞颂,仿如是豪壮的凯歌。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的传世名曲。全曲充满生命力,洋溢着非凡才华,气势虽不及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戏剧性效果亦不强,但旋律却无比丰富优美,全曲高贵、抒情且富于幻想,流露出的是质朴、真挚、柔美、热切的丰富感情。所以,亦有人认为这部作品的本质是女性的,是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王后”,是“夏娃”。但无论如何,能分享到这首完美、具有无比吸引力的浪漫派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会是感到极为幸福的事。
门德尔松这部大型作品,经过多年长时间慎重构思,二十九岁开始创作,花了六年,于1844年才完成,1845年3月18日,由德国著名小提琴家费迪南·大卫(Ferdinand David, 1810 – 1873)在德国莱比锡首演。当日门德尔松因病在法兰克福静养,未能亲临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所以改由乐团副指挥尼尔斯·加德执棒。大卫当时是乐团的首席,也是门德尔松多年好友,亦参与了这首协奏曲的创作,因此,门德尔松把这首作品题献给他。
这首协奏曲虽然是遵循严谨的古典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但仍有不少独创性,可说是革新的典型。该曲集中了门德尔松多种创作特征:如歌的抒情诗、对大自然的浪漫主义态度、幻想的形象,以及光彩焕发的戏谑气氛等。
门德尔松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独奏部分技巧灿烂,旋律流畅优美,情操表现富饶,并具端丽的形式美,充满永不褪色的魅力。全曲分为三个乐章,不间断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很热情的快板,奏鸣曲式
主部主题充满动力,高昂激越的情绪在乐章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简短的管弦乐引导下,进入呈示部,独奏小提琴在弦乐拱托下奏出充满幸福感的抒情主部主题,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旋律源自一首歌谣。优雅的主部主题由整个乐队以更强的力度再现。连接段主题是一个新的主题,首先由乐队呈示(第一小提琴及双簧管主奏),继由独奏小提琴接奏,并持续不断以1/8音符的流动旋律主导着音乐发展,其间并用上双音效果。此一主题和主部主题的特点相近,同样精力充沛,而且进行得更为急速。连接段主题展开后,最后由独奏小提琴从极高音下行,平静地带入显得有点多愁善感的副部主题,有如是一首幽静的抒情诗,最初由长笛和单簧管引出,随后独奏小提琴在乐队拱托下,用更温暖、更美丽的声音来咏唱,并主导加以展开,开始由独奏小提琴以仿似华彩乐段的音乐来推进,材料取自主部主题,独奏快速推进中,长笛穿插作出呼应。时强时弱形成对比。主题不断变化发展,展现辉煌的小提琴独奏技巧。这个由独奏小提琴奏出,来自主部主题的曲调,不时为乐团各种精妙优雅的经过句音型所丰富。独奏小提琴在广阔的音域范围内疾驰,有时出现完整的旋律乐句,有时只听到华丽的片断。最后乐队全奏,以颤音和独奏小提琴对话;独奏小提琴由高音阶下行,渐弱,结束呈示部,进入展开部。
呈示部两个主题虽然不同,但都是抒情性,并不形成矛盾冲突,主题在呈示部已有所发展,因此,发展部的规模显得比较小,也没有很强烈的戏剧性 但其中的一系列转调仍使音乐焕然一新。开始由独奏小提琴主奏连接段主题,加以变化,一直以起伏不断的旋律主导着发展,乐队反复连接段主题后,长笛双簧管以主部主题穿插,以强弱变化呼应,先后四次,第三、四次加入单簧管;然后渐弱,独奏小提琴主奏出主部主题,反复后,乐队总奏,定音鼓颤音,情绪推上高潮后,带入独奏小提琴的华彩乐段(Cadenza)。在展开部的后面出现作曲家自己写的华彩乐段。在当时是一种创新,此前的华彩乐段都放在再现部之后,当时的华彩乐段习惯让独奏家即兴发挥,或自行选择其它演奏者使用过的版本,但门德尔松却一反常规,亲自写出华彩乐段的音乐,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由于他曾和首演这首协奏曲的小提琴家费迪南·大卫详细探讨有关小提琴演奏技术的一系列问题,所以他写出的华彩乐段既有辉煌的技艺,又和作品的风格及形式保持着有机联系。
紧接着华彩乐段的再现部变得更为紧凑,显得热情、简朴。在独奏小提琴快速琶音持续演奏下,长笛、双簧管及第一小提琴再现主部主题,较呈示部压缩。独奏小提琴渐强带入连接段主题,由乐队全奏再现,其后独奏小提琴在单簧管及低音弦乐拱托下接上,圆号加入,由长笛主奏再现副部主题,继而独奏小提琴在木管组及圆号的伴随下将副部主题反复,主导着副部主题的发展,随后情绪变得激动,逐渐推高,进入高潮段落,最后由独奏小提琴将乐曲推上最高潮,乐队全奏出震撼战栗性的紧张声音,独奏小提琴重现主部主题。渐弱进入尾声,由独奏小提琴以连接段主题作素材发展,主导着整个情绪的变化,末段加快速度,乐队与独奏小提琴相互竞逐,再次形成强烈高潮,以热烈气氛结束第一乐章,但音乐并未有停顿,自然地直接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行板,三部曲式
“无言歌”似的抒情优美乐章如一首抒情小曲,独奏小提琴奏出柔美、温和的抒情主题,犹如甜美的摇篮曲,使人迷醉。整个乐章充满美好憧憬,诗情画意,与随后欢快的终章形成鲜明对比。
前乐章大管的B音引导下进入无比宁静的引子后,独奏小提琴随即婉转地奏出甜美的主题,旋律富于歌唱性,感情真挚、开朗,近似前一乐章的副部主题,甜蜜并不伤感。此一主题经过反复后,变化发展,情绪推上高潮后,渐弱,独奏小提琴再攀上高音,然后渐慢下行,返回主部主题后半乐句扩充发展。在弦乐及木管伴随下,独奏小提琴高八度再攀上高音,然后回落,再婉转上行,最后在独奏小提琴和定音鼓的颤音后,圆号及小号引进中段部分。
哀愁感伤的中段主题由双簧管及第一小提琴奏出,渐强后乐队全奏,带上情绪高涨的高潮。独奏小提琴接奏中段主题,和乐队持续应答。独奏小提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大量使用双音和八度音,有些激动不安,很快再推上高潮。颤音后再逐渐将力度减弱,反复回到中段开始,乐队全奏出中段主题首句后(双簧管、大管及第一小提琴主奏),独奏小提琴再度以中段主题进入,仍大量使用双音和八度音,乐队应答,力度逐渐增强至高潮,再回落,渐弱后主部重现。
在弦乐组及木管组伴随下,独奏小提琴再奏出甜美的歌唱性主部主题,经过简短压缩,变得紧凑,多次渐强后,再渐弱进入尾声。尾声仍由独奏小提琴以连续起伏的音符主导,长笛、单簧管及大管伴随,到最后才加入弦乐组,使这段尾声成为转折性的连接段,带出活跃的气氛转入终章。
第三乐章﹕不太快的小快板-很有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式
乐章的节奏基础据说源于一首古老民歌或民间舞曲,音型简单粗野,但在其上建立的音乐却无比优美,轻快、热闹,精力充沛;独奏小提琴运用各种技巧,发出生动有力的声音,达到多样而灿烂的色彩效果,不单有绚烂音响,也有紧密充实内容,使轻快热情的终曲充满迷人色彩。所有主题都充满着向前发展的动力,音乐进行急速,形象鲜明,色彩饱满而富有细微变化,正是此一乐章的魅力所在。
开始十四小节序奏用小快板速度,素材来自第二乐章中段主题,在两个对比性乐章之间起着缓冲作用。独奏小提琴富有表情地奏出引子主题,随即由弦乐组接上,力度增强后,再渐弱,管弦乐和定音鼓突然强奏,打破宁静气氛,独奏小提琴轻巧地,闪电般带入主部主题,活跃、跳动、很有朝气,热情而富于动力。此一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先后六次呈示,木管组穿插呼应,弦乐组以踏板式重音节奏拱托,主题第六次出现后变化展开,渐强后,长笛与独奏小提琴的音阶逐渐上行,攀升到最高音时,力度亦大大提升,但随即进入连接段。
连接段以独奏小提琴急速起伏的驰骋主导着推进,最后副部主题先由乐队全奏,效果强劲有力,欢乐、热闹,节奏性突出。强奏(乐队全奏)和弱奏(独奏乐器)呼应,再由单簧管、长笛、第一小提琴组对答呼应。副题反复由独奏小提琴与木管组及弦乐组呼应,以强弱不同力度对比奏出,最后独奏小提琴以上行琶音,自然轻柔地带入展开部。
展开部以副部主题分别在木管组及弦乐组展开,独奏小提琴以流畅的音符不停地带动着音乐推进,乐队全奏推上高潮;独奏小提琴加入长笛,在木管组拱托下,以主部主题展开后,独奏小提琴以顿音带出新的抒情副题,弦乐组接奏新主题后,独奏小提琴再以不断起伏的音阶,加上顿音(断奏)效果来推动展开,最后以断奏的上行音阶平静地进入再现部。
独奏小提琴再现主部主题,第一小提琴以新的副题(新抒情主题)伴随,最后独奏小提琴以强而有力的上行快速音阶带入由乐队全奏,和独奏小提琴对答竞逐的副题,然后由独奏小提琴主导着音乐推进。最后乐队的尾声素材来自副题,独奏小提琴快速驰骋,渐强后乐队全奏,定音鼓颤音进入高潮,独奏小提琴以华丽颤音,提上最高音后,平静地进入尾声的末段。在定音鼓轻微的颤音,和独奏小提琴快速驰骋下,带入乐队全奏的高潮。乐队主题素材以副题前两小节来展开,经过令人屏息的紧密发展,全曲在活泼矫健、富有生气的气氛中结束。
〔下半场的音乐〕
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创作第三《英雄》交响曲时,正是法国推翻帝制大革命的年代,拿破仑以解放受贵族欺压的欧洲老百姓为号召,东征西讨,百战百胜,当时年刚三十岁的贝多芬,视这位叱咤风云的“自由偶像”为英雄,及后在1802年鼓起坚强意志,用不停的创作来挑战命运,克服死亡时,便写下这首交响曲,并要将该曲题献给法国大革命后的首任执政官拿破仑,但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传说贝多芬得知后,一怒之下撕掉题献的扉页。但无论事实如何,这部交响曲的内容主题都和贝多芬后来写在扉页上的题句有关:“英雄交响曲,为追悼某位伟人的英灵而作。”
现在一般将此曲视为是从古典乐派进入浪漫乐派的代表性作品。乐曲中再没有维也纳古典时期的海顿、莫扎特的影子,而是爆发着强烈感情和澎湃热血,气魄宏大的音乐;是有如在狂风疾雨下,在黑暗绝望中,从英勇的抗争中,最终取得光辉的胜利。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式
两声猛烈的全奏和弦开始,大提琴奏出宽宏的主部英雄主题,战斗性的号角音调,但带着叹息音调,第二次陈述,叹息音调才不再出现,号角音调则越来越响亮。第三次陈述,乐队全奏,形成小高潮,气势磅礡,浩浩荡荡。第一副部主题,痛苦呻吟音调,展开成为第一插部,惊惶不安的争战气氛,形成第二个小高潮。第二副部主题力度起伏,并以连续强奏展开,出现两拍子节奏的争战风格,形成第三个小高潮来将呈示部结束。
展开部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三段结构,顺次展开副部痛苦主题、主部英雄主题,和副部痛苦主题;这是英雄聚合各方共同战斗的广阔场面。第二部分二部结构,开始是悲怆性插部,然后展开英雄主题,这两者交替,再现英雄奋战,将全曲推上高潮处,英雄主题开始破碎,出现一个从很强到很弱的渐弱“死亡音调”,残酷争战中的牺牲,在弦乐弱奏的不协和的震音下,圆号奏出四个音的“英雄动机”,召唤着继续争战,带出再现部,英雄主题获得充分发展,出现六次,进入三段式尾声,先展开英雄主题,中段是两个副部接续出现后,悲怆性插段,英雄主题再现展开,在胜利进军中结束。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非常慢的柔板,复三部曲式
主题沉重节奏,夹杂着哭泣音调,极度悲痛,典型的悼歌。中间部分C大调,源自第一乐章英雄主题,明朗、庄严,像是对英雄的缅怀;再现时,小号吹出号角音调伴随着。沉重的主题在再现部再现时,有很大发展,第二次再现前,圆号和小号又强奏出号角音调。最后在哭泣般,带着激动和回忆的悼歌声中,弱奏结束。
第三乐章:谐谑曲,活泼的快板,复三部曲式
主题充满活力,强而有力的快速节奏舞蹈音乐,中间部分进行曲式主题,亦源自第一乐章英雄主题,中间部的插段主题亦带有鲜明舞蹈性,也就形成第三乐章是舞曲与进行曲交替出现的结构。
第四乐章:终曲,很快的快板,双主题变奏曲式
引子是节日般欢庆胜利的场面,戏剧性的最强奏开始,有如洪流奔腾的欢乐人群。拨奏的第一主题,如进行曲的弱奏音调,自远传来,同样带有英雄主题的影子,第一变奏和第二变奏将此主题作复调处理,且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宏大壮丽。第三变奏,上方出现颂歌性质的第二主题,两个主题叠置,出现歌颂性场面。第四变奏是用第一主题材料写成的赋格段。第五变奏将第二主题展开,加以自由变奏。第六变奏将第一主题与新的性格豪迈进行曲式旋律叠置展开,新旋律有点法国革命歌曲性质。第七变奏是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重叠展开的双主题赋格段。第八、第九、第十变奏,速度改变为庄严的行板,是第二主题颂歌的变奏,再次缅怀英雄的牺牲。尾声重现象征欢庆胜利的引子,在热烈狂欢的高潮中,结束此一具有无比强大精神力量的乐曲。
撰文:周凡夫
19时15分于音乐厅大堂设音乐会前讲座
主讲:亚龙·特劳布(指挥)、翟佳(电台古典音乐节目主持人)
[英语/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