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伦•迪克特罗,小提琴
卡伦•德赖富斯,中提琴
看点
纽约爱乐乐团前任首席迪克特罗,与中提琴家德赖富斯组成夫妻档,把美国元老作曲家麦金利1993年所写的《音乐会变奏曲》录制发行唱片,并带到世界各地演出,向这位刚于2015年初逝世的前辈致敬。首次和广交合作的苏柏轩,还带来两首同创作于1907年左右,但面世遭遇各异的二十世纪名曲:巴托克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
威廉·麦金利
音乐会变奏曲,为小提琴、中提琴与乐队而作
1.挽歌
2.变奏Ⅰ:最急板
3.变奏Ⅱ:小广板
4.变奏Ⅲ:强有力地
5.变奏Ⅳ:小广板
6.变奏Ⅴ:尽可能的急板和非常英勇的
7.变奏Ⅵ:非常庄严和宽广的
8.变奏Ⅶ:非常有力的中板
9.变奏和终曲:充满活力和幻想的
小提琴:格伦·迪克特罗
中提琴:卡伦·德赖富斯
贝拉·巴托克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1.绵延舒缓的行板
2.嬉戏的快板
小提琴:格伦·迪克特罗
—— 休 息 ——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e小调第二交响曲,作品27号
1.广板-有节制的快板
2.很快的快板
3.柔板
4.活泼的快板
二十世纪 多元展现
进入二十世纪新的千禧年后,人类社会面对各种新的思想潮流,加上社会制度变革洗礼的冲击,在音乐创作上,更是百花齐放,作曲家都急欲打破旧传统,寻求新突破,各种现代流派的作曲技法涌现……回顾二十世纪整整一百年来,音乐的发展已无一个流派能成为主流,已难以像以前那样形成一个强大的流派主导着音乐的走向。这场音乐会演奏的三首作品,正好能见出二十世纪这种截然不同,多元展现的现象。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在1907年初完稿,巴托克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则创作于1907年至1908年,两位作曲家几乎是同时各自创作,风格却完全不同。至于首次在广州演出的威廉‧麦金利的音乐会变奏曲,写于1993年,与前两曲相隔八十多年,音乐呈现出来的却又是很不同的面貌……相同的是,这三首诞生于二十世纪的乐曲,都是无标题音乐,都可以让欣赏者随着自已的想象去欣赏,都不会难以捉摸,不会艰涩难明。现在就请放开怀抱,全意专心开动你的听觉神经系统来迎接二十世纪多元展现的音乐吧!
〔上半场的音乐〕
威廉·麦金利:音乐会变奏曲,为小提琴、中提琴与乐队而作
刚于去年(2015)2月3日病逝的美国作曲家威廉·麦金利(William Thomas McKinley),1938年12月9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新肯辛顿(New Kensington),是位多产的美国作曲家,亦是位活跃的爵士乐钢琴手,曾和众多爵士乐手合作,包括作曲、演出及录音,是当代美国乐坛上著名的活跃之士。麦金利跟随过不少名师学艺,包括作曲家科普兰(Aaron Copland),和舒勒(Gunther Schuller)。
麦金利很早便已出道,十二岁已成为美国乐师公会的会员,活动能量跨越古典音乐和爵士音乐。生前获颁众多荣誉奖项及奖金,很多交响乐团都演奏过,和灌录过他的作品,这场音乐会演奏的协奏曲于1993年首演,2001年便由圣卡里(Carl St. Clair)指挥华沙国家爱乐乐团(Warsaw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联同今晚担任独奏的两位提琴家(迪克特罗及德赖富斯)将之录制成CD。
麦金利的作品超过三百首,交响曲最少有四首,钢琴协奏曲三首,对中提琴更情有独钟,为中提琴(及其他乐器)所写的协奏曲最少有五首;室内乐作品中,亦有不少包括有中提琴在内的乐曲。
麦金利的儿子艾略特(Elliott Miles McKinley)亦是位作曲家。
共有九段变奏曲
麦金利的音乐会变奏曲,乐队基本是双管编制,除了弦乐五部外,还用上英国管、四支圆号、竖琴、钢琴,和不少打击乐器。
1.主题,挽歌
乐曲结构仍沿用了传统的变奏曲形式,但采用新的作曲手法来处理,让这首二十世纪的幻想变奏曲别具特点。乐曲开篇首先呈现变奏曲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及中提琴奏出,与莫扎特年代的变奏曲主题一样简朴;两把独奏提琴奏出的主题,很有有效地将两种乐器融为一体,主题仿如挽歌般带点哀伤。主题展开过程弦乐组先加入,管乐及打击乐很快亦进入,主题多番出现,紧张感持续攀升;最后由大管引出一个伤感的固定音型,仿如是不祥的凶兆,在更为阴沉伤感的气氛下,乐音在简短的渐弱后消失,进入第一变奏。
2.变奏Ⅰ:最急板
各段变奏曲的变奏过程,基本将主题分为三部分:A、B和结束段。第一变奏速度突然变快,最急板的节奏,加上不少打击乐的配合,及穿插着节奏分明的弦乐合奏和弦,整段变奏充满激情,最后伤感的固定音型再现,突然有点突兀地变慢,进入第二变奏。
3.变奏Ⅱ:小广板
第二变奏是一段慢板音乐,亦由3/4拍子转为2/4拍子。独奏的中提琴和小提琴展开带着忧郁感的对话,各自极为温柔地将主题展开,间或被拨弦中断,两个独奏乐器一直主导着音乐推进,在简短的情绪高潮后,重回柔和细语的气氛,将这段变奏结束。
4.变奏Ⅲ:强有力地
第三变奏转回3/4拍子,是充满幻想曲元素的一段,带有莫扎特式的机智。铜管乐器及打击乐器以强力的节奏带出,继而在木琴及铜管乐的助奏下,两件独奏乐器不断将情绪气氛提升。整段变奏狂热、急促,甚至有让人感到惊悚的片段,感觉上是一首对比强烈的间奏曲多于变奏曲。最后两件独奏乐器奏出渐弱的乐音以宁静的气氛带入下一变奏。
5.变奏Ⅳ:小广板
第四变奏采用6/4复合拍子,是最长的一段,长达三、四分钟。开始时两件独奏乐器以互补呼应的方式来展开变奏,及后两件独奏乐器采用相同快速节奏推进,力度变得无比强劲,情绪经过多番起伏后,进入结束段,节奏更为快速,气氛回复平静后,速度亦由快板回复开始时的小广板,两把独奏提琴“携手”以同一步伐平静地带入第五变奏。
6.变奏Ⅴ:尽可能的急板和非常英勇的
第五变奏以独奏小提琴和中提琴灿烂的华彩开始,最初由独奏小提琴主导,及后众多打击乐将节奏及气氛增强;篇幅较长的结束段,结合着打击乐,更一度出现疯狂地向前追赶的猛烈高潮。最后在平静气氛下力度逐渐增强带入第六变奏。
7.变奏Ⅵ:非常庄严和宽广的
乐队一个强力全奏和弦开始后,两把独奏提琴仿如华彩般奏出严厉粗糙感的主题后,乐队不同乐器逐渐加入。独特的配器隐藏着不断变化的张力;打击乐器和铜管带入充满动力的结束段,两把独奏提琴一直有力地将音乐推进,最后并以强力的节奏结束。
8.变奏Ⅶ:非常有力的中板
5/4拍子的变奏音乐。钢琴加入乐队以有力的节奏开始,两把独奏提琴随即亦以强力的节奏性奏出充满能量的音乐。打击乐不断增添音乐的色彩;结束段的终止回归平静。
9.变奏和终曲:充满活力和幻想的
回到乐曲开始时的3/4拍子,开始仍由两把独奏提琴有力地奏出主题的变奏,乐队作出回应后,
两把独奏提琴再与乐队配合,并一直满有活力地主导着音乐发展;进入终曲部分,速度增快,活力增强,最后独奏乐器奏出六下短促音符,与乐队全奏出一下强力和弦终结全曲!
巴托克: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遗作)
巴托克(Bela Bartok)于1881年3月25日生于匈牙利纳森米克罗斯(Nagyszentmiklos),自幼随母亲学习钢琴,八岁时父亲去世。巴托克是位早熟的音乐天才,九岁开始作曲,翌年首次公开演奏钢琴,十七岁放弃了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去了布达佩斯匈牙利皇家音乐学院,选修钢琴和作曲,四年后毕业,其后回校任教。
巴托克早期作品受到勃拉姆斯、李斯特、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影响。1905年开始,巴托克对民间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花用大量时间去收集、分析、研究匈牙利民歌,其后并遍及东欧各国、埃及和土耳其,研究的成果大大影响了他后来的音乐创作,逐渐形成一种充满现代活力和新鲜感的强烈个人风格,远离了浪漫主义的音乐,融合了古朴的民间音乐因素,宏伟博大的民族意识,和现代音乐的多变与个性。今晚所奏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正是他早期开始出现具有日后强烈个性的音乐特质的作品。
1910年代后,巴托克的名声已自匈牙利传遍欧洲,地位越加稳固,在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任教的三十年期间,他的音乐事业,包括音乐创作达到高峰。19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匈牙利抬头,巴托克亦于1940年移民美国,但在美国发展并不如意,坐食山崩,最后一贫如洗,1943年还患上不治之症。在他人生陷于低谷之时,幸好仍获得委约,写成“为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成为他人生最后阶段面世的作品,亦是他一生在音乐创作道路上的艺术顶峰。该曲首演后未够一年,1945年9月26日便在纽约病逝。
巴托克一生产所写作品甚丰,在世时很少人“真正”认识他的音乐,更不会认识到他在音乐上所作贡献的伟大,但他死后,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广泛地在全球各地演出。今日,巴托克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音乐史上的经典大师,他的音乐是沟通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严肃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桥梁,同时激发起同时代众多作曲家的创造活力。
“遗作”的失恋故事
在巴托克作品目录中被列为“遗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其实于1907年6月1日开始创作,翌年2月5日完成,这时巴托克二十七岁,刚出任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可说是他较早期的作品。然而该此完成后不久,便没有人知道乐谱的下落。直到1958年5月30日,于瑞士巴塞尔(Basel)的巴托克音乐节上,才得以重见天日。
巴托克这首作品“失而复得”,其实是他的“失恋故事”的一部分。话说当年在布达佩斯,巴托克和瑞士作曲家兼指挥家舍克(Othmar Schoeck, 1886-1957)都爱上了小提琴大师胡鲍伊(Jenő Hubay)美丽聪颖的女弟子丝苔菲·盖雅(Stefi Geyer, 1888—1956)这位在布达佩斯出生的瑞士传奇天才提琴家,较巴托克年轻七岁,两人坠入爱河,巴托克和舍克都为她写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巴托克题献给这位情人的协奏曲便是今场音乐会演奏的作品,当年盖雅却一直未有演奏。这段恋情,巴托克除这首协奏曲外,还让他在1907年写作了管弦乐曲《两幅肖像》(作品五),1910年又创作了管弦乐曲《两个影像》(作品十)。可是这段爱情并未能开花结果,1920年,盖雅却下嫁了维也纳的律师朱格(Erwin Jung),及后朱格于第一次大战时死于流感,1920年再和较她年轻的瑞士作曲家兼指挥家瓦尔特·许特斯( Walter Schulthess,1894-1971)再婚,并移居苏黎世。其后巴托克在美国病逝,1956年12月11日盖雅亦在苏黎世去世,随着她的遗书,此曲的乐谱终得以重见天日。
在遗书中,盖雅将此曲总谱交给瑞士指挥家保罗·扎赫尔(Paul Sacher, 1906-1999)并遗言请他和瑞士小提琴家汉斯海恩兹·施尼贝格( Hansheinz Schneeberger, 1926-)将该曲演出。后来终在瑞士巴托克音乐节上,按盖雅的遗书,由她指定的演奏家首演。
绮丽浪漫的故事
巴托克的作品多植基于民族音乐,但以大胆方式运用民谣素材,把民间音乐升华。为此,他的作品乍听之下大多有点艰涩难明,大都是不和谐的和声,但却往往活泼有劲,有时铿锵抢耳,有时粗朴野蛮,都是直接的情感陈述。但这首协奏曲却不一样,尽管其中仍是有些和声较粗朴,能让人联想到他日后很有个性的独特音响,但这首乐曲却充分发挥了浪漫色彩的音响,能让人联想到无比绮丽浪漫的故事,就如此曲的诞生和传奇的命运一样,在巴托克的作品中可说是难得一见。 更为特别的是,此曲虽是协奏曲,但并不要求独奏小提琴高深技巧,甚至双音奏法也没有在首乐章出现。只由优美的琴声,直接地将情感表述出来。
乐队双管编制,圆号四支,双竖琴,定音鼓外,还用上三角铁,和大鼓。全曲两个乐章,连接演奏。每一乐章各长约十多分钟。
第一乐章﹕绵延舒缓的行板,6/8拍子
开始即由独奏小提琴单独奏出主题,柔和优美且有朝气的旋律,此后管弦乐中的小提琴和木管相继加入,奏出对位旋律,独奏小提琴依然充满幸福感地歌唱。中间节奏虽然变化交替,但曲调仍然极为流畅。 经过指定为“稍快持续”的中段,产生短暂的变化,在经过短暂的激情高潮后,很快又回到开头的主题上。最后好像只有情侣在低语着两人间的秘密,在销魂的优美情调中静静终止。
第二乐章﹕嬉戏的快板,4/4拍子
独奏小提琴以强奏在G弦上,引导出狂想曲般的主题。管弦乐一小节后即加入,为主题添上鲜明的节奏。 在此乐章中,独奏小提琴显示出细致的器乐特性,锐利的强音,预示巴托克日后的音乐特色。乐曲的气氛,经常改变,不同的节奏也猛烈地交替着,多番掀上短暂高潮随即回落。终于出现复音奏法,使协奏曲的气氛加强。最后的尾声是天真的诙谐曲般的音乐,独奏小提琴活跃强劲,速度并慢慢变得飞快,在情绪回落后,独奏小提琴奏出最后的延长音后,只由乐团全奏出七小节雄劲结束尾句,无比挥洒地将全曲结束。
〔下半场的音乐〕
拉赫玛尼诺夫:e小调第二交响曲
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生于诺夫哥罗德省(Novgorod)奥涅格村(Oneg)的贵族家庭,家境富裕,四岁开始弹钢琴,祖父是位业余钢琴家,父亲亦是业余音乐家,九岁获得奖学金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十五岁正式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先后获得钢琴专业和作曲专业的毕业文凭,而且成为莫斯科音乐学院建院二十六年来,继塔涅耶夫(Taneyev,1875年)和科连先科(Koreshenko,1891年)之后,第三位获得“金质奖章”的学生,这枚奖章确认了拉赫玛尼诺夫拥有在钢琴演奏和作曲双线发展的实力,时年十九岁。
在学校期间拉赫玛尼诺夫已经写出第一批作品,包括十八岁时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和《青年交响曲》等,并以升C调前奏曲扬名欧美,毕业作品独幕歌剧《阿列科》(Aleko),更获得很高评价,可以说,在音乐学院毕业后,拉赫玛尼诺夫已跻身一流青年作曲家之列。此后在四十四岁之前,可说是拉赫玛尼诺夫为成为专业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不断打拼的日子,而他的名声亦确是很快便响遍全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拉赫玛尼诺夫变得一无所有,举家决定出走,辗转到了美国,从零开始,通过演奏和作曲,既为他的后半生积聚了丰厚的财富(其实还有“投资股票”),亦让他在二十世纪的音乐史上留名。1943年3月28日凌晨一时半,在洛杉矶末期癌症为这位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的一生写下句号,离他七十岁诞辰只有四天。
后浪漫主义大将
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生涯横跨两个世纪,尽管还面对不少批评声音,但他一直坚持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是俄罗斯后期浪漫派音乐的大将。在二十世纪文化思想新思潮的不断涌现,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洗礼下,俄罗斯的音乐已和往的迷人色彩不一样。为此,拉赫玛尼诺夫可说是俄罗斯后浪漫主义的最后一员大将!虽然或多或少受到西欧现代主义的影响,可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世界,一直停留在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中。也许是他生长在帝俄时代开始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直无法忘怀贵族文化的余晖。无论如何,他音乐中的悲观面,是十九世纪末叶俄罗斯社会的写照,和他结交的文学家契诃夫彼此相通。
拉赫玛尼诺夫曾说:“作曲家的音乐必须表达他出生的国家、他的爱情、他的宗教、影响过他的书籍和他所钟爱的图画,是作曲家生命经验的总和。”他的音乐,包括今晚演奏他的第二交响曲,亦确如其所言,能让人在音乐中感受到他的生命和经历。
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曲包含有深刻的哲学题旨,展示人类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第二交响曲在1906年开始创作,到1907年初完稿,与带来沉重打击的第一交响曲相距十二年;1908年2月8日作曲家自己指挥在圣彼得堡首演。全曲构思统一严谨,一步步地发展作品的基本思想,展示出人生中的种种矛盾与挣扎。内容涉及到第一交响曲演出失败后的失望,无法抑制的消沉,然后逐渐回到正轨,恢复音乐创作力。以富有诗意的情绪和艺术的光辉迷到听众,乐曲极为纯朴、自然、从容和诚挚,因而有“俄罗斯抒情交响曲”之称。这正好是拉赫玛尼诺夫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激发而成的艺术成果。
第二交响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创造力高度旺盛时期的作品,笔法复杂多变,音乐结构精密,虽亦有艰涩难解之处,但仍不难掌握曲中情绪的变化。乐曲题献给他的老师塔涅耶夫。
第一乐章: 广板-有节制的快板
富有戏剧性的乐章,展示整部作品的基本形象。阴暗的音调笼罩着整个乐章,直到结束时才消减。色彩稍带灰色,描绘悲剧性的失意,孤独的感觉及为摆脱沉重压力的挣扎。从慢速度篇幅较长的戏剧性引子开始,引子的主题音调确定整个乐章的特性,贯串着整个乐章,成为后来众多主题所赖以形成的核心。
引子主题带入迷蒙有如寒冷的秋日景色中,在木管乐器的严峻背景上,小提琴的旋律描绘出荒漠无际的平原,从容不迫地从一件乐器转到另一件乐器,气息十分宽广。有时孤单叹息的音调插入打断,有时相互呼应、相互交织,时而富丽,时而阴暗,引子结束前是英国管清晰孤高和若有所思的单独歌唱。
第一主题从引子衍生出来,宽广歌唱性的旋律,优美、热情、生动、活泼,原来拘谨平板的气氛被驱散,且变得更坚定有力;在紧张的情绪增涨后,歌唱性的宽广旋律加入第一主题形成高潮,音乐色彩渐趋明朗,单簧管独奏引出典雅的第二主题,这是一个柔和,带有冥想田园诗韵味,平和流畅且从容不迫的主题音乐,可视为是第一主题的补充,有力地渲染出孤寂和悲哀的情调,十分动人。
这个乐章没有矛盾冲突,到达发展部才增添戏剧性,开始时可听到引子的动机和第一主题的音调,具有不安特性,越来越加强悲剧性的紧张度。此时,乐队自弱奏轻唱逐渐转为强烈巨响,第一主题变得无比刚劲、雄浑,最后以钟声掀起第一个高潮。随后抒情的第二主题也以更加宽广的庄严雄伟方式展现。
第二乐章:很快的快板
复三部曲式结构,全曲最光辉灿烂,对比无比丰富的乐章。主题的发展和配器,经常变换着色彩,是一首动听的诙谐曲。基本主题节奏迅猛,情调粗犷,富有幽默感和青春的激情,有如是高速度的进行曲。第二主题由单簧管奏出简单乐句开始,接上弦乐器宽广明朗的歌唱性旋律,具有俄罗斯民间曲调味道,平稳地展示,力度变化不大。
第一主题轻快飞跑再现,更为勇武和富幽默感,节奏灵活,乐队明暗变化鲜明,较第一次变化幅度更大。突然音乐色彩昏暗下来,仿如是天空乌云满布,狂风呼啸,有如是荒诞的幻影。第一主题的动机时而变为揶揄形貌。其间还可以听到铜管乐器重奏的阴暗圣咏曲调,在快速的进行中消逝。一切静止时,第一大段的形象再现,诙谐曲的基本主题与引子音调结合,还有阴暗的圣咏,自远处传来的动人歌曲,最后又渐次消失。
第三乐章:柔板
充满明朗诗意和沉思的抒情画面,是穿插在两个快速乐章间的抒情间奏曲。旋律素材充满美感,主题展开宽广流畅,都很有吸引力。音乐的情调,甚至主题和伴奏音型,都近似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中间乐章。小提琴几小节典雅的乐句引入,单簧管美妙地奏出基本主题时,其他乐器拱托的交织,使旋律的进行显得变化丰富,又保持多样统一。这个主题有如是草原上蜿蜒曲折流淌的河流,音色不断微妙变化。从轻轻流淌不断壮大,到接近结束时,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第一乐章的零碎音调闯入,与如歌的旋律衬腔溶合在一起。结束时音响宽广而明亮。
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
终曲用大调写成,是前三发章发展的总结,从拘谨平板的精神状态和悲剧性的绝望中,滋生出新的希望。快板表现明朗和乐观的情绪,具有民间节日欢乐的特点。第一主题流畅雄浑,节奏明快,有如怪异的进行曲,和诙谐曲乐章的第一主题也有不少相近之处。但主导此一乐章发展的却是第二主题,一个抒情、明朗而感人的歌唱性旋律,并作出充分的交响性展开。这个主题和慢板乐章性质相近,甚至也接上慢板乐章的片断作结。呈示部结束时,可以听第一乐章的引子音调,仿如是过去的模糊回忆。发展部不长,以发展第一主题为主,最后,尾声气势宏伟,色彩艳丽,整部交响曲在欢腾的辉煌胜利中结束。
撰文:周凡夫
19:15 星海音乐厅大堂 粤语 免费
主讲:苏柏轩